疫下貨櫃價格大幅上升 經民聯倡客運機轉貨運用途

【on.cc東網專訊】全球經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本地出口付運貿易亦大受衝擊。有議員今(20日)指貨櫃平均價格大幅上升,加重廠家成本,建議政府加快批准將客運飛機改為運貨之用,又指內地市場龐大,政府應盡快推出「健康碼」與內地對接,令工商界可把握內地機遇。

付貨人委員會主席林宣武表示自去年疫情爆發後,美國及歐洲零售業欠佳,令貨運減少,至現時店舖重開發現存貨緊張,惟即使貨櫃運到歐美,但全世界仍欠75萬位櫃車司機,故外國政府亦考慮由軍隊開運貨車。他又指付運廠商正常每月運送20至30個貨櫃,但如一直積壓未能出口,難以獲現金並向銀行借款購買原材料作生產。

工業界議員吳永嘉指,最擔心有貨品未能按時運送至目的地,買家取消訂單或罰錢,一些涉專利或印了公司商標的貨品難以轉售,同時影響公司現金流。他建議政府研究讓更多客機可轉為貨機,及重新編排升降班次,以增加出口運貨量。

商界議員林健鋒表示,香港經濟受惠於消費券有限,雖然零售及飲食業情況有反彈,但不少行業仍「吊鹽水」。傳統而言,出口廠家大部分生意需要依靠聖誕節,但今年即使接到訂單亦未必能交貨。他以香港貨櫃付運至歐洲為例,今年7月及8月標準貨櫃平均運費為7,000至7,500美元,至於40呎貨櫃亦需要14,000至14,500美元,較正常價格高10倍,令出口商家成本增加。

林又指美國長灘與洛杉磯港口仍有涉100萬個貨櫃等候上岸,價格達10億美元。如貨櫃上岸後未能按時交到買家手上,香港出口商損失龐大。他認為政府經常指需要把握內循環及雙循環,林促政府「議而即決、決而即行」,如要與內地聯防聯控,應盡快推出「健康碼」與內地銜接。他強調,工商界生意是全球性,應盡快通關,把握內地龐大市場。

【更多即時新聞詳情請上東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