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理髮店政府街市等下周四起改為被動查核疫苗通 露營場地重開

輸入確診個案持續反彈。資料圖片
輸入確診個案持續反彈。資料圖片

【星島日報報道】醫務衞生局副局長李夏茵今日就疫情的最新情況舉行簡報會。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和醫管局總行政經理劉家獻出席。

【16:48】七人欖球賽有幾萬人在場內飲食,被問到疫情有否因此上升,李夏茵說,七人欖球賽大家只是看到一些無戴口罩飲食的相片,但實際做了很多工作,入場者需要接種疫苗及快測陰性,而且有人核實打針,大部分都不是一老一幼的高危群組。背後做了很多工作,至於能否擴展至全社會,她樂觀可以一步一步放寬。不同地方的疫情仍然上升,香港在現時不宜放寬疫情緊急程度。

【16:47】醫管局4日起更新密切接觸者提早返回工作崗位安排,劉家獻說,醫管局審視很多研究及平衡人手,員工上班要做齊每日核酸、外科口罩、單獨用膳,就可以恢復工作。第一日開始就有80多人復工,今日有120多人申請復工。醫管局會確保員工不會增加員工及病人增加感染風險。李夏茵說,政府現時無意放寬密切接觸者檢疫規定至其他職業。

【16:42】李夏茵說,市民將一些大型活動跟社交距離放寬扯上關係,但政府要做風險管控,在戶外活動因為空氣流動比室內場所好,所以有空間放寬防疫。

【16:40】李夏茵說暫時只有十多二十宗接種幼兒復必泰疫苗,她呼籲家長帶小朋友打針,有抗體保護需要時間,希望在冬季流感來臨之前有保護。她又重申,在室外空氣流通地方感染風險低,所以放寬被動查核疫苗通行證。

【16:37】劉家獻指,小童的疫苗接種率比長者還要低,呼籲家長帶小朋友接種疫苗。

李夏茵又指,現時疫情高企的情況下,特別有變種病毒傳播,需要一些工具做到查核,暫時無意放棄使用安心出行,仍然是風險管理工具。她呼籲市民進入商場都要掃描安心出行。

【16:32】李夏茵回應指,放寬社交距離措施但市民進入場所仍然需要疫苗通行證,只是主動抑或被動查核,疫苗對於保護個人是重要一環。被問及是否混亂及不一致,她解釋,脫去口罩活動傳播風險高,換句話説一些不需脫去口罩的聚集風險比較低,所以有空間放鬆方便市民。她指,措施放寬速度快慢是評估風險及市民便捷度。

【16:27】李夏茵表示,政府現階段不打算解除口罩令。她引述《新英倫醫學雜志》最新美國醫學文獻,當地部分地區撤銷口罩令,15個星期後撤銷口罩令,每1000人多了45人確診,高出4.5%,口罩可以減低傳播風險。

【16:22】政府重新開啓露營場地及戶外康樂設施。健身中心每個活動小組維持最多12人,不再要求每人相隔1.5米,改為每小組之間相隔1.5米。

【16:22】政府下轄街市與私人街市看齊,一律被動查核疫苗通行證。室外體育場地及馬場觀衆席、表演場所的觀眾席容許飲食。

【16:19】李夏茵宣布下周四起,放寬社交距離措施措施。在顧客要佩戴口罩的場所,理髮店、宗教場所等,由主動查核改為被動查核疫苗通行證,餐飲處所、溜冰場、戲院等則維持主動查核。持黃碼市民可以進入被動查核場所。

【16:09】李夏茵指,政府制定防疫政策會審視個人、場地、活動風險。某些活動風險高就要收緊控制,當局會審視確診走勢、變種病毒株傳播情況、死亡重症情況、醫療體系承受程度、某些可見的外在風險。過去一星期確診維持4000至5000宗,輸入個案大致維持10%,每日十多宗死亡,大部分都是未接種疫苗人士。

【16:09】劉家獻指,分析60多名公立醫院死亡確診病人,當中3成死亡個案與其他疾病或原因有關,例如末期癌症、心臟病、中風有關,即死亡暫時與新冠無關。大部分死者都是長者,最大104歲,5成人沒有完成接種新冠疫苗。

他提醒,病毒在冬季較為活躍,加上進入流感高峰期,加上過去2年沒有出現爆發,今年很大機會出現新冠及流感同時流行。他呼籲市民盡快接種流感疫苗,減低重症及死亡,例如小童、長者、長期病患者。公立醫院的非緊急服務已經恢復正常。

【16:08】劉家獻指,過去一星期住院確診病人維持1930宗,每日有210多宗新增確診病人入院。過去一星期確診嚴重及危殆病人維持70至80人左右。有1040多人確診經急症室入院,只有6成病人入院原因與新冠病毒有關,其餘4成雖然確診但因為其他醫療問題入院例如自身長期病患、心臟病、中風、骨折等。

【16:07】張竹君指,本地個案保持平穩,輸入個案有所上升,多了不同變種病毒株在海外,在輸入個案也發現。

【16:04】過去一星期老人院確診有所上升,有44間老人院一共73名院友及6位工作人員確診。過去一星期,維持3000多宗學校確診個案。本地個案仍然是Omicron BA.5為主要感染。

【16:00】張竹君指,過去一星期每日確診差不多維持5000宗左右,本地個案稍為下降,輸入個案回升7.8%,大概450宗,佔比9.1%。確診者佔所有入境者4%。死亡個案大致維持在73宗,死亡率下降至0.12%。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