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缺分布不均 失業人士頭痕

勞工處稱5月至7月的職位空缺數量有上升。
勞工處稱5月至7月的職位空缺數量有上升。

本港最新失業率進一步下跌至2.8%,跌至4年來的低位,其中餐飲服務活動業、運輸業等的失業率跌幅較明顯,惟仍有約11.1萬人失業。勞工界議員認為,縱使各行各業積極「搶人才」,但空缺分配不均,令失業人士難找到合適工作,促政府推出更多配對計劃。有學者則指最新失業率雖然下跌,但並不代表經濟向好。港府相信隨着經濟復甦,勞工市場會進一步改善。

政府統計處昨日公布本港最新勞動人口統計數字,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由今年4月至6月的2.9%,下跌至5月至7月的2.8%,與2019年5月至7月看齊;就業不足率在該兩段期間則保持不變,維持於1.1%的水平。至於最新的失業人數則減少1,900人至111,700人。

期間大多數行業不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均見下跌,例如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合計的失業率較4月至6月下跌0.3個百分點至3.7%。其中,零售業及住宿服務業的失業率均下跌0.2個百分點,分別至3.3%及2.8%;餐飲服務活動業的失業率,則下跌0.5個百分點至4.3%。大多數其他行業的失業率亦下跌,尤其是運輸業、資訊及通訊業,以及地產業。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則指,隨着經濟復甦,預計勞工市場在未來數月應會進一步改善。政府又說,勞工處將於下周二、周三(22日、23日)在旺角麥花臣場館舉行招聘會,將有超過45個僱主參與,而勞工處在今年5月至7月平均每月錄得近10.4萬個來自私營機構的空缺,按年上升3.1%,較4月至6月的平均數字上升2.5%,建議求職人士可使用勞工處的網上平台獲取空缺資訊。

首批外勞料第4季抵港

勞工界議員郭偉强表示,雖然失業率名義上持續向下,但仍然有勞工「無工開」,問題源在於分配不均,例如空缺的行業未必適合失業人士;工作地點太遠,又或是部分失業人士未必懂得上網,只靠街上或到勞工處尋找工作機會,需時較長。他促請當局建立失業人士及職位空缺資料庫,主動按其需要配對勞資雙方,令全民有工開。

多個行業的輸入外勞計劃陸續截止申請,例如建造業,預計首批外勞可於今年第4季抵港。此外,郭偉强表示,政府至今未倣效外地,訂立行業與企業內的本地與外地勞工比例上限,擔心會令僱主依賴外勞,本地勞工無人聘請下,反而會推高失業率。

他又指,外勞來港工作目標賺錢回鄉養家,未必於本地消費,或使消費力外流,強調外勞並非「一了百了」的方案,港府長遠需重新規劃人口。

今年5月至7月各行業勞工失業率
今年5月至7月各行業勞工失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