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蚊指數西貢屯門荃灣超警戒線

多區誘蚊器指數高於警戒水平。
多區誘蚊器指數高於警戒水平。

【本報訊】食物環境衞生署公布,4月份全港白紋伊蚊誘蚊器指數為7.5%,屬於2級水平,顯示監察地區內白紋伊蚊的分布情況頗為廣泛。在64個監察地區中,6個地區(包括西貢市、牛寮及木棉山、屯門西、掃管笏、荃灣西,以及荔景)的分區誘蚊器指數高於20%的警戒水平。

另外,4月份白紋伊蚊密度指數為1.3,表示在發現有白紋伊蚊的誘蚊器中,白紋伊蚊成蚊的平均數量為1.3隻,顯示整體監察地區內的白紋伊蚊成蚊數量不多。

第二期滅蚊行動已展開

食環署表示,隨着夏季來臨,炎熱多雨的天氣有利蚊迅速繁殖。今年繼續分3期進行全港滅蚊運動,為期9周的第二期滅蚊運動已於4月17日展開,至6月16日止。為進一步加強滅蚊成效,食環署亦已聯同相關部門,於4月24日起展開第二期全城防蚊及滅蚊行動,集中清除潛在蚊孳生地。

白紋伊蚊是傳播登革熱的病媒,亦可傳播寨卡病毒。登革熱常見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在多個東南亞國家,已成為風土病。鄰近地區登革熱的活躍程度仍然高企,香港今年至今錄得9宗外地傳入登革熱個案,巿民不應鬆懈,並應繼續採取有效的防治蚊患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