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股論策】政策市利好慢牛 短線炒作起伏多

【談股論策】政策市利好慢牛 短線炒作起伏多

中港股市正處期待的政策市中運行,面對10月、11月存在不少左右政策的規範和細則出台,單是上周已有多個部門及金融會議發布會,市場亦正等待第三季最新經濟數據,而本港則有《施政報告》或帶來新展望。10月底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核財政刺激金額,連同11月初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出籠和聯儲局最新減息步伐,且中東地緣局勢升溫不斷,甚至「雙十一」網購表現等,都是催化早前「瘋牛」會否逐步轉向「慢牛(健康牛)」的因素,並成為短期以至明年首季基金及機構投資者作相應配署的依據。恒指有望在20000點至22000點區域橫行,反映內地加大融資支持下,出現系統性風險機會大降。

步入較健康尋頂周期

經歷上周初發改委記者會未帶任何具體刺激措施,引來中港股市出現「失望性拋售」,亦令接踵而來的上周六財政部記者會,推出一攬子增量政策舉措不容有失。從今次透過連串發債及增量作逆周期措施,力求擴大專項債落實消減地方及城投債壓力,亦加大推動樓市回穩,明顯致力針對備受關注的地方債及內房債等核心問題,以助內地民眾恢復信心並重燃消費意欲。投資者亦期待稍後人大會議通過相關加大赤字預算的增量政策,確認早前中央對穩樓市決心,帶出更大財政空間。

無疑市場對今次推出數以萬億元的貨幣及財政刺激效果持觀望態度,不過肯定達致短期偏好勢頭,中港股市有望步入相對較健康的尋頂周期,尤其是目前相對區內其他股市估值偏低下,第四季靠換馬提升估值機會不低。

值得留意的是,早前中港股市呈現「瘋牛」市況,無論是A股上證指數累計勁飆800多點,恒指曾漲逾6000點,並呈現創業板股份升幅遠高於主要指數成份股,反映A股「一放即起、一升即亂」;同樣,港股受累大量對沖基金入市,引發大型殺淡倉,卻利用重磅成份股炒上配合,其後落後板塊如內房、內需、晶片、券商股炒作活躍,整體表現「瘋牛」現象,中央未必樂見,因此構成目前市場願見較理性的「健康牛」與「瘋牛」的爭拗。

地產代理股料勝內房

雖然中央銳意催化金融資產帶動經濟,但過去多次透過力谷干預下,市況大升後普遍急跌,包括最近2015年的「A股大時代」,導致恒指見28588點後累瀉近萬點,亦代表市場亢奮交投暢旺下,以散戶炒作多。中央近年優化股市,並鼓勵一眾「中特估」及券商基金股,以照顧少數股東,亦增添企業盈利及股本回報作為一隻「健康牛」的基本元素。短期可以留意中央推動利好因素下的部署,以了解其對股市發展的期望,暫較傾向以有序分段公布利好消息,令整個第四季中港股市能穩中有進。

目前投資者正等待內地推出涉及數以萬億元人民幣的貨幣及財政政策,分段流入實體經濟及投資市場,能否帶出預期甚至更佳的效益,單從今次已公布的力度,對正處困境的樓市或發展商應有帶出一段穩定效益,是否如今年本港樓市取消辣招時出現一段「小陽春」,言之尚早,無疑在調低按揭利率,對置業者有正面作用,但各地陸續放寬置業限制,朝向正常化,在經濟環境改善並未明顯,只寄望令樓價喘定,一二線城市有望釋放部分累積的購買力,其他地方城市如何消化過剩的土地,以及去庫存存在一定挑戰,預料未來半年維穩樓市還需努力,待中央加大力度訊息持續,才有較佳成果。

在此背景下,一眾內房股不宜過分炒作,只有受惠於交易回升的地產物業代理可受惠,其餘在供樓壓力減低下,可望對部分內需消費及餐飲股也有一定刺激。

中央集中加大處理地方債及城投債,強調透過發行特長國債及專項債等融資工具,作為逆周期刺激工具,並暗示尚有更多融資工具,善用目前全球處減息周期的機遇。無疑透過發債刺激經濟有其需要,只要能在一、兩年內重啟地方及民生動力,帶動企業及鼓勵新興產業,提升整體回報,才有助股市進入「健康牛」。

升浪恐引發集資潮

今次「政策市」受惠的產業層面較廣泛,專項債在第四季有望預支明年的投資,使基建及相關的建材股有利。

當然,隨着更多部門陸續推出較詳細刺激扶助方案,將成為投資者尋找短期炒作對象,卻存在不少起伏波動空間,估計第四季港股估值仍相對偏低下,基金年結前將逢低吸納,可大膽假設2025年市盈率以11至12倍計算,代表恒指在24500點到26800點,作為炒估值的依據吧!

另一個要留意變數,是來自較受財困或流動資金不足的公司,不排除有較多配股集資活動,特別是年結前市況好轉,衍生一輪集資潮並非壞事,亦屬中央支持股市改善其集資能力,在目前內地息口偏低,如何激活留在銀行的數百萬億元存款回流入市場,將是對中央一大挑戰。

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