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署兼監獄變身藝術區!中環「大館」有咩玩?

ELLE.com.hk
ELLE.com.hk

走進「大館」,你會看到紅磚牆、花崗石雕刻與巨型圓柱等殖民地建築標記,懷念麼?這座擁有160年歷史的中區警署建築群,自2006年起停止運作,進入「休眠」狀態,歷經多年修葺與保育,終於在5月底重新開幕。再度亮相的「大館」,既是古蹟亦是藝術區,藝術活動形形色色;香港人再多一個周末好去處。

ELLE.com.hk
ELLE.com.hk

大館歷史

先介紹一下大館的身世。大館位於中環核心地帶,由三組法定古蹟組成,包括域多利監獄、前中區警署以及中央裁判司署,堪稱「執法鐵三角」。雖說這裡變身藝術地標後用途跟以前截然不同,但參觀者只要細心留意,依然會發現許多歷史的細微末節,甚至看到及聽到發生在大館裡的各種故事。

ELLE.com.hk
ELLE.com.hk

試下坐監

最明顯的例子,莫如大受歡迎的監倉。為了令參觀者真切體驗坐監滋味,負責活化工程的賽馬會刻意不在監倉設置冷氣。如果你是近日去參觀,酷暑之下走進去,肯定感受倍深。

ELLE.com.hk
ELLE.com.hk

覊留室裡裝置了犯人投影,有人在數算放監的日子,有人試圖越獄,統統是當局經過調查後,將監獄「風雲」美化版重現於大家眼前。此外,監獄裡援引了戴舒望的詩句,貼合大館的藝術氣息。

ELLE.com.hk
ELLE.com.hk

走在操場,眼利的參觀者會見到原本的幾面磚牆高低不一,磚塊各異,為甚麼?因為監獄的圍牆曾在不同時期經過加建。原有的圍牆偏矮,加上域多利監獄位處市區,誘使許多犯人越獄。及後,監獄四周的民房越建越高,有一段時間,居民甚至可以窺看犯人「放風」。種種理由,都是不斷加高圍牆的理由。如今當局將磚牆原汁原味還原,細緻得重建時要在逐塊磚頭刻上編號確認位置,心思可見一斑。

ELLE.com.hk
ELLE.com.hk

樹猶如此

監獄、警署以及裁判司署,本來是三處獨立地方,如今馬會在三處加建接連通道,令遊人暢通無阻。從監獄移步到警署,環境差異頗大,柳暗花明的感覺如此奇妙!

警署的外貌和用色,或許跟你認知的前中區警署不一樣,發言人解釋,他們特意以警署最原始面貌為保育藍本,所以跟大家見過的不一樣亦不足為奇。

警署外屹立一棵芒果樹,見證了大館變遷。據說當年芒果樹一結果實,就意味警署內有人升職,十分靈驗,因此芒果樹亦有「升職樹」之稱。許多曾在大館工作的警員都十分關心這棵幸運之樹的去向。

如今警署的某些部分已變成了藝術館,亦有部分保留來介紹警員的日常工作,包括加入警隊資格、巡邏地圖、見board的情境等等,加上甚有情懷的地板、拱門與石階梯,一切恍如昨日,相信會令許多遊人回味。

前警署旁邊有一條石階梯,是許多疑犯受審前都踏足過的一條通道,現在我們拾級而上,就會去到中央裁判司署。

參觀當日,中央裁判司署的保育工作尚未完成,專家正為躲藏在署內的小教堂鬆漆。追溯現有照片,教堂兩邊都是白牆,但當工作人員復修起來,卻發現白牆裡有隱藏壁畫,當局決定把壁畫保育下來,可見保育工作做得十分認真。

大館除了16幢歷史建築以外,亦加建了賽馬會立方及賽馬會藝方兩座新建築。值得一提的是,賽馬會立方的窗戶是以澳洲回收車軨金屬建造,拼合成十分具代表性的獨特圖案。


前往瀏覽完整內容:

警署兼監獄變身藝術區!中環「大館」有咩玩?


更多相關報導:

香港其實很漂亮!盤點7個週末影相好去處

香港好去處!令人意想不到的7大藝術熱點公開

Follow us on facebook : ELLEonline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