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要求修例增中大校外校董 教育局:應由持分者溝通決定

【Now新聞台】中大更改校徽事件引起各界爭議,多名立法會議員認為事件是由於中大校董會校外校董不足所致,要求政府研究主動修例。局方指,應交由各持分者溝通後決定。

中大更改校徽風波,以改回原本校徽告終,有立法會議員認為,事件是由於中大校董會校外校董比例只有17%、決策時缺乏外界聲音,要求政府主動研究修例,增加校外校董。

立法會議員(選舉委員會)梁美芬:「當一間大學是公帑的大學,用龐大的公帑,出現這種校董會涉嫌監管失效的時候,教育局會否主動提出研究應修改有關條例呢?」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校董會組成有歷史原因,如果要修改有其程序。我們也知道事實上校外成員多些參與,確實能夠引進多些外間不同意見,但是當然這個變化,需要由社會各持分者與大學坦誠溝通得出共識,這樣最為有利。」

立法會議員(飲食界)張宇人:「大學那幾個管理層可以當校董會不存在,自行決定、自行推出。你現在說要溝通,局長,我想問從何而溝通呢?」

蔡若蓮:「就決策的詳情,或校董會與委員會之間的權責分工、如何決定、由哪個委員會負責作出,如何按大學院校自主原則、大學條例釐定。一般而言,這些內部事務政府是不會干預的。」

教資會20年前發表高等教育檢討報告書,提出增加校外校董,有議員不滿中大至今仍未落實。

立法會議員(選舉委員會)郭玲麗:「中大校董會分別在2009年和2016年提出改組方案,建議縮減校董會人數,而且增加校外校董比例。報告書發表至今已經20年,中大至今仍未改組,能否請當局告之本會當中原因為何?」

蔡若蓮:「建議因為各種,包括在討論過程中未能達成共識,所以至今還未完成。」

蔡若蓮重申,一直有要求大學在不影響大學學術自由及院校自主的前提下,保持運作透明及向公眾問責。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