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成風 執法縱容

起底風氣盛行,但執法成效低。
起底風氣盛行,但執法成效低。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去年收到的投訴個案為3,848宗,比2021年的3,354宗上升15%,主要是由於打擊「起底」新條文自2021年底生效後,「起底」的投訴個案有所增加,惟僅兩人判有罪;令人憂慮起底成風,但執法縱容。有議員亦稱,處理「起底」個案數量多,但檢控成功率低,會否形成阻嚇力不足的情況。

處理2128單個案 僅114宗展調查

私隱專員鍾麗玲指出,在執法方面,由有關條文生效日至去年12月31日,該署合共處理2,128宗「起底」個案。公署就114宗個案展開刑事調查,亦將32宗案件轉介予其他執法部門繼續跟進。截至去年12月31日,合共展開了12次拘捕行動,包括2021年一宗及2022年11宗(包括一宗與其他執法部門的聯合拘捕行動),共12人被捕。

金錢工作感情糾紛 資料擺上網

被捕人士將事主「起底」的原因有一半為金錢糾紛、25%為工作糾紛及17%為感情糾紛,而「煽仇煽暴」僅8%。有92%被捕人士將事主「起底」的途徑為社交媒體平台及即時通訊軟件,8%是貼單張。

雖然公署處理多達2,000多宗「起底」投訴,但截至去年12月31日,只有5名被捕人士被落案起訴,被裁定罪名成立的僅有兩人,當中已被判刑的有一人,判處8個月監禁。公署歡迎法庭的裁決,認為判刑具阻嚇力,有助遏止「起底」行為,而其他已落案起訴的案件仍處於司法程序之中。

另外,由2021年10月至去年12月31日,公署向26個平台發出1,500個停止披露通知,涉及17,703個「起底」訊息,遵從率逾九成。公署已向其餘10%不遵從的單位發出警告信,並聯絡海外單位跟進。

就資料外洩而言,公署去年接獲105宗資料外洩事故通報,當中41宗來自公營機構、64宗來自私營機構,逾25%涉及黑客入侵,其他則有遺失文件或便攜式裝置等。而受資料外洩事故影響的人數亦由2021年的約60萬,大增至去年逾百萬。有見及此,公署出版《資訊及通訊科技的保安措施指引》的單張,凸顯各項資料保安建議措施的重點。

在查詢方面,公署去年接獲14,929宗公眾查詢個案,比2021年的17,651宗減少15%;公署平均每月處理逾1,200宗查詢個案,每天則60至70宗。「個人資料防騙熱線」在截至去年12月底,共收到168個來電。公署去年全年接獲707宗有關套取市民個人資料作詐騙用途的查詢,比2021年的557宗增加26%。

個案多起訴少 議員憂欠阻嚇力

議員葛珮帆表示,對公署處理「起底」個案多,但起訴少感到奇怪,認為情況不理想,亦擔憂會否造成阻嚇力不足的問題。她考慮到會否有關人員在搜證時出現困難等問題,而公署沒有詳細交代,日後會考慮在立法會提出討論,需否將有關法例再修訂。

個人資料容易在網上外洩。
個人資料容易在網上外洩。
去年私隱專員公署收到的投訴個案為3,848宗。
去年私隱專員公署收到的投訴個案為3,848宗。
郭正熙
郭正熙
鍾麗玲
鍾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