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鄒秉恩:刪走舊教育課程架構部分字眼不代表不尊重

【Now新聞台】教育局編訂新一份試行版《價值觀教育課程架構》,讓中小學採用,但刪去「尊重人權」和「批判思維」等字眼。有份制定內容的委員指,沒寫不代表不尊重相關價值觀,教育局則強調新架構並沒有刪去相關的學習元素。

新一份《價值觀教育課程架構》在本學年試行,下學年全面推行,取代中小學以往沿用的《德育及公民教育課程架構》。

新架構列出對中小學生在四個學習階段的學習期望,加入愛國愛港、遵守法規、不作違法行為等,但就沒有提及舊架構中「尊重人權」和「批判思維」等字眼。

教育局稱,新架構並沒有刪去人權教育的學習元素,各學習階段對學生的學習期望,蘊含與人權教育相關內容,亦沒有忽略學生分析和思維的培育,價值觀教育的目的幫學生持正面的價值觀。

局方又提到,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的課程指引,將「批判思維」改為慎思明辨,避免「批判」被誤解為批評。

有份制定內容的委員鄒秉恩指,架構沒寫不代表不尊重相關價值觀。

課程發展議會價值觀教育常務委員會委員鄒秉恩:「用批判思維,從不同角度讓學生認識價值觀教育,這一直行之有效,用相關字眼提醒相關老師,令到效果反而未能得到正面期望。即使文件中無特別展示相關詞語,不等於我們不尊重人權,老師可以有專業判斷做到。」

新架構亦認為要從小加強學生國民身份認同、生命教育等,又加入「勤勞」作為首要培育的價值觀和態度。鄒秉恩解釋,留意到一些壞習慣如「躺平」,不單是香港、全球年輕人也有,又會認為自己的價值不重要。

鄒秉恩:「年輕人普遍好逸惡勞的心態、僥倖心態、無目標和抱著覺得無機會置業,不如用今天的時間吃喝玩樂,所以更加認定我們須播種『勤勞』為第十個價值觀。」

他又指國民身份認同課程融入各科推行,與國家安全教育是互相並行,不會有牴觸,相信新架構不會增加老師太多工作量。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