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海洋需要長久與持續

2018年,大衛.都必烈與科學家一同前往澳洲大堡礁一處海域,針對歷經珊瑚白化事件後恢復生機的珊瑚取樣,在大片死亡珊瑚中,都必烈說:「倖存的軸孔珊瑚向著陽光生長高壯。」攝影:大衛.都必烈 DAVID DOUBILET


撰文:李永適
攝影:大衛.都必烈 DAVID DOUBILET

二十多年前我迷上潛水,開始在臺灣鄰近水域下海,驚喜地發現了臺灣四周竟然存在著豐富多采的珊瑚礁生態系。作為雜誌的採訪編輯,我開始報導臺灣珊瑚礁面臨的問題,1997年參與了第一次由珊瑚礁學會舉辦的珊瑚礁總體檢,跟隨宋克義、黃將修、鄭明修、陳昭倫等珊瑚礁研究學者潛入臺灣各地珊瑚礁,看著學者、學生與民間潛水業者共同在水下測量、評估珊瑚生存狀況,見證了臺灣珊瑚礁研究的一個里程碑。

1998年我做了一個臺灣鯨豚的報導。從澎湖沙港的圍捕海豚習俗,談到了臺灣海域的鯨豚研究和觀光資源,隨著當時臺大動物所周蓮香老師的研究團隊出海,親眼見到島嶼周邊海上頻繁出沒的飛旋海豚、瓶鼻海豚、瑞氏海豚、領航鯨,也在那個時期見證了臺灣鯨豚旅遊業的誕生。

這些年來,臺灣在海洋相關研究以及社會對海洋資源的認識,顯然有了長足的進步。與珊瑚礁、鯨豚相關的旅遊產業也已經相對成熟,然而我們的海洋環境是改善了還是惡化了呢?

本期雜誌理我們邀請了臺灣珊瑚礁研究權威學者戴昌鳳老師,簡述了去年臺灣海域發生的大規模珊瑚白化事件,說明了氣候變暖與環境變遷仍然持續對臺灣珊瑚礁造成威脅。

在鯨豚研究方面, 海洋大學在2019年提出的《臺灣周邊海域鯨豚保育計劃草案》中提及,2018-2019年臺灣非法販賣與走私鯨豚肉被查獲達7000公斤,混獲(誤捕)鯨豚數量每年約3000-4000隻。從近年擱淺鯨豚的分析中也發現,海洋廢棄物與汙染都在增加中,部分個體的高量重金屬汙染尤其值得擔憂。

臺灣是一個海島,周邊海洋的生態健康與我們的健康唇齒相依,而珊瑚礁與鯨豚,都是海洋健康重要的指標。這些指標的惡化顯示我們對海域健康的關注還遠遠不夠。這些問題也說明,海洋健康是全球性的議題,不是僅僅關注自家海域就能獨善其身。

近來社會關注大潭藻礁的爭議與核汙染水排入海中的問題,這固然是大眾環境意識增加的表現。然而從上面兩個二十年多年前曾被關注過的議題來看,如果大眾只是隨著新聞熱點激情一陣,然後復歸於淡然,那麼我們的環境與健康恐怕仍難以脫離不斷惡化的命運。


香港7-11及OK便利店,以及各大書店有售。

《國家地理》雜誌 香港訂閱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