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誌背後|兄長思覺失調30多年 近九旬雙親中風、失智 照顧壓力致情緒病爆發

集誌背後|兄長思覺失調30多年 近九旬雙親中風、失智 照顧壓力致情緒病爆發
譚蕙芸 Vivian

編按:譚蕙芸為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高級講師、資深傳媒人,曾於《明報》及有線新聞任職記者。

熟悉譚蕙芸 Vivian 的讀者,會知道她不時在社交媒體分享自己作為照顧者的經歷。她曾寫道自己「走過照顧者的深淵」,但她自知擁有豐厚的文化和經濟資源,對於如何把私人經驗化作公共書寫,而不給予弱勢人士壓力,她苦苦思煞良久。要公開討論事件,以過來人身分說一些批判、不中聽的話,更要小心拿捏。

Podcast :http://bitly.ws/LgFV

精神病人和家屬面對的壓力困境,十年如一日,他們的辛酸不作為外人道。公眾、政府關注總是短暫,Vivian 說每當發生社會事件後,「嘈一陣關心三、四日咪回復正常囉」。她作為大學講師,每日接觸不少年輕人,「開口埋口就用『白卡』呢個字,覺得好有趣,形容一啲好搞笑嘅人就係『白卡』,我都唔敢出聲啦」。對於網上流傳精神病院「出院留念」布袋,她感不舒服,卻也不敢公開投訴擔憂被批是「玻璃心」。

相關報道:小欖「出院留念」布袋瘋傳放售 懲教署交執法部門跟進 精神科醫生籲反思歧視效果

如斯敏感,全因作為精神病人家屬、自己也曾歷壓力爆煲面對情緒病困擾,她很清楚知道,持刀傷人案是如何走到那一步。她說,有人會覺得精神病人拎刀、家屬有責任,「但係邊個教我哋點做呢?家屬自己都受苦好多年,都要求助睇醫生」。說得肯定,因為幾年前她「兵行險著」,做了雙親多年來拒做的事,安排患精神病逾 30 年的兄長強制入院治療。

2019 年,香港混亂之際,Vivian 從加拿大將一家三口,包括患病多年從未好好接受治療的哥哥,年近九旬中風、失智的父母接回香港,希望他們更有尊嚴地過活。父親是傳統大男人、愛面子,雙親堅持隱瞞曾是會考狀元的兄長患病,她也被迫守著秘密 30 年,一直面對成長期間遇到的創傷和無力感。

Vivian 形容這是一個互動的局,精神病人從不是一個個體,「大家討論精神病,好似得一個精神病人,有個健康嘅人照顧佢,唔係咁。所有都係病人照顧病人,冇咁病嗰個照顧另一個」。她說這很需要有智慧的家人處理,而這個家屬要很熟悉、懂得運用醫療和社福架構支援;而自己做記者,是「準備了半世去處理呢件事」。

儘管如此,擁有智慧、資源和人脈如她,也因沉重的照顧壓力致情緒病爆發。她深信「冇嘢值得羞恥」,主張在陽光下找人傾訴、尋求精神科醫生和臨床心理學家援助,花了大半年時間處理對父母的負面感覺、哀悼得不到的家庭溫暖。她先照顧自己的情緒,與父母設定健康的界線,「不再以愛期待得到回報」,再處理複雜的家庭問題。

三年過去,Vivian 走過深淵。她說,兄長最大的進步就是在這三年間發生,接受治療後入住中途宿舍,每日能自行乘車前往庇護工場工作;至今,她終於也有更多精力好好照顧和愛錫自己。

集誌社 The Collective HK 網頁

集誌社 The Collective HK Facebook

集誌社 The Collective HK Instagram

集誌社 The Collective HK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