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哥大腿現腫塊疑嚴重靜脈曲張 嚴重程度可分為六級 物理治療師教簡易家居預防運動

發哥大腿現腫塊疑嚴重靜脈曲張 物理治療師指個別患者可透過運動改善情況

【Yahoo健康】影帝周潤發近年熱愛跑步跑山,不時都被網民野生捕獲。日前有網民在太平山巧遇發哥與友人一同跑步,並拍下相片上載網上。有網民發現發哥大腿位置出現兩個乒乓球般大的腫塊,懷疑屬嚴重的靜脈曲張,令人擔心。物理治療師指,患有靜脈曲張的人士,科研上運動是有益的,但應在醫生或專業醫療人員的指導下進行,因不同靜脈曲張病情的嚴重程度,適合的運動不一。

註冊物理治療師梁依琳接受《Yahoo健康》專訪時指,人體腿部有兩個主要的靜脈系統:深層及表層靜脈,用以站立時對抗地心吸力,以確保血液回流心臟。靜脈曲張指表層靜脈系統內瓣膜閉鎖不全,站立時血液倒流,令血液滯留於下肢,並使靜脈血管出現擴張或變形。通常發生在下肢,但亦有機會在其他身體部位出現。而靜脈曲張的成因眾多,如久坐久站、家族遺傳,服食避孕藥、懷孕,肥胖,下肢受傷等。

靜脈曲張設有不同嚴重程度 最差情況或會危及生命

梁依琳指,下肢靜脈曲張起初沒有明顯症狀。一般感到小腿腫脹、抽筋、酸痛沉重或容易感到疲倦。靜脈曲張的嚴重程度根據CEAP臨床分期可分為六級。第一期出現藍色微細血管擴張或網狀靜脈擴張,第二期外觀上出現突出表面的靜脈曲張。如「蚯蚓」狀、隆起、捲曲,甚至團塊狀靜脈變形。第三及四期出現下肢水腫、皮膚炎、色素沉澱。第五及六期出現靜脈性潰瘍。

靜脈曲張如未能有效控制及治療,有機會導致嚴重併發症或永久性損害。「嚴重的靜脈曲張可能伴隨著明顯的下肢腫脹和疼痛,可能影響行動能力和生活品質。」梁依琳續指,更有可能導致周邊動脈疾病、重覆性靜脈潰瘍,傷口難以癒合,或引致蜂窩性組織炎。靜脈曲張患者有更高機率發生深層靜脈栓塞,血栓脫落並經由血液循環至重要器官,例如肺部就有機會造成肺栓塞,有可能危及生命。

靜脈曲張治療方案多 改善日常生活可免情況惡化

靜脈曲張成因眾多,亦有不同程度,治療方案亦有不同。梁依琳指,治療方法會根據醫生評估病情的嚴重程度,以制定個人治療方案。常見的靜脈曲張治療方法包括加壓療法、藥物、激光或射頻消融及外科手術治療。輕度的靜脈曲張可以由改變生活方式,便可有效地減輕症狀和防止病情惡化。包括保持適當的體重、規律運動、戒煙酒、避免長時間站立或久坐,以及抬高腳部休息或利用睡眠時將雙腿墊高至與心臟同高度,或稍高於心臟,可改善血液循環回流,減少下肢靜脈的壓力。梁依琳建議,患者避免穿過高的高跟鞋和蹺腿,以免病情惡化。

運動有助改善靜脈曲張

梁依琳指,對於患有靜脈曲張的人士,科研上運動是有益的,但應該在醫生或專業醫療人員的指導下進行。因此不同靜脈曲張病情的嚴重程度,適合的運動不一。建議在開始或改變運動計劃之前,先諮詢醫生或專業醫療人員的建議。並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和病史,作個性化的運動建議,並密切監測進展,確保運動計劃是安全和有效的。

梁依琳表示,文獻結果顯示慢性靜脈功能不全患者,進行個別指導的下肢,有效加強小腿肌肉泵送血液的代償功能,協助靜脈回流,也有效改善輕度患者的健康相關的生活品質參數。小腿肌肉收縮功能正常和安全情況下,規律、低衝擊、強度適宜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踏單車等活動,可以增加血液循環,提高心血管健康,控制體重,並加速下肢的靜脈回流,舒緩靜脈曲張不適症狀。但要留意運動過程中如有疼痛或不適,應停止有關運動,避免劇烈運動對靜脈產生負擔,令情況惡化。

註冊物理治療師梁依琳教大家一些預防靜脈曲張辦公室及家居運動:

1. 腳掌屈伸/旋轉

腳掌順時針及逆時針方向旋轉打圈十次及腳掌前後屈伸五次屈伸,換腿。

腳掌屈伸/旋轉
腳掌屈伸/旋轉

2. 小腿伸展

雙腳前後弓箭步, 保持腰背挺直,前膝微曲, 後膝伸直腳根壓地上,感受右小腿的拉扯感覺,並保持30秒,換腿再拉,重複動作三至四次。

小腿伸展
小腿伸展

3. 踮腳尖

扶著穩固物件,抬起雙腳腳跟,維持五秒,然後回復原位,重複動作二十次

踮腳尖
踮腳尖

4 微蹲

雙腳與肩同寬,背部保持挺直,屈膝下蹲,膝痛患者量力而為, 膝蓋不應超過腳尖,然後回復原位,重複動作十次。

微蹲
微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