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案內容未敲定 港府:須穩住財政

訪港旅客人數與疫前比較仍有頗大距離。
訪港旅客人數與疫前比較仍有頗大距離。

【本報訊】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將於本月22日公布,各界普遍期待政府會否繼續「派糖」,包括消費券等。港府財金官員昨在網誌表示,《財政預算案》內容正待敲定,而本港走出疫情後,經濟漸漸恢復,失業率亦逐步回落至較低水平,下周將公布最新的失業率,可望繼續改善;惟另一邊廂,該官員指不少行業面對招聘困難,需加快積極處理,而訪港旅客人數,與疫前比較仍有頗大距離。

財金官員指出,自本月初全面恢復與內地及國際的便捷往還後,訪港旅客人數正逐步增加,惟與疫情前比較仍有頗大的距離,可以預期旅遊、零售、餐飲及運輸物流等行業,將隨着社會復常逐步重拾增長。

至於即將公布的預算案,他指每年籌備預算案都充滿挑戰,而挑戰的背景和內容都不盡相同。今年的挑戰在於經濟在乍暖還寒之際、復甦勢頭還需要加固之時,如何一方面穩住民生和經濟;另一方面要保持財政紀律,維持公共財政的可持續性,當中需要創意和適當的平衡。

餐飲業收入有好轉

另外,他指據統計處數據顯示,零售行業去年底情況已稍有改善,最新數據反映餐飲業亦見好轉。上月公布的食肆總收益在去年12月有近90億元,按年增加1.5%,是連續第3個月上升,扭轉了之前8個月的跌勢。以金額計,是3年來食肆總收益最多的12月份。在復常階段,因應本地消費恢復及旅客增加,餐飲業收益肯定會進一步改善,個別月份的總收益也有機會重上100億元水平。以市道暢旺的2018年為例,就共有5個月的食肆總收益超過百億。

他續稱,很多其他行業也從低谷中逐步恢復過來,如何讓產品和服務更貼近消費者的需要,甚至引領創新消費需求,以及如何善用數字化,提升經營的效率、更迅速辨識消費者的喜好,這些都是增強企業競爭力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