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座再造水廠3月投入運作 甯漢豪:研將再造水應用擴至新發展區
發展局長甯漢豪今日(15日)於網誌表示,位處北區石湖墟的全港首座再造水廠已於今年3月20日投入服務,現正供應再造水予上水3間學校,以及4個屋邨或屋苑的居民使用;她表示,水務署會持續檢視再造水供應的發展,在技術可行和合乎成本效益的情況下,把再造水供應擴展至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及元朗南發展區等,新發展區及仍然使用食水沖廁的地區,以進一步減少食水用量。水務署會按計劃分階段供應再造水至上水及粉嶺部分地區、古洞北新發展區及粉嶺北新發展區。
日產量可達7萬3千立方米
石湖墟再造水廠還採用了數碼孿生技術,以電腦模擬、分析及學習再造水生產過程和泵水設施的運作,為再造水中次氯酸鈉及藍色食用色素的份量,以及啟動泵水設施的最佳時段作出建議,提高管理效能,繼而逐步達至設施運作全面自動化,降低營運成本。另外,水務署於石湖墟再造水廠抽水站天台安裝太陽能板,以產生可再生能源,供抽水站內泵水設施使用,進一步節能減碳。
甯漢豪指,據水務署預計,在古洞北新發展區及粉嶺北新發展區全部用戶入伙後,石湖墟再造水廠將全面投產,每日再造水產量可達7萬3千立方米,供應予約52萬名市民使用,為香港每年節省約2200萬立方米食水消耗量,相等於8800個標準泳池的容量。現時,食水每立方米的造價約10元,再造水每立方米造價僅為7.8元,如以2200萬立方米再造水代替食水沖廁,每年可節省逾4800萬元。
海水沖廁成本效益低
再造水是指將經過污水處理廠處理的排放水,加工處理後可作非飲用用途的水。與淡化海水一樣,再造水的生產不受極端氣候變化的影響,令整個水資源組合變得多元化。至於用途,再造水可用作沖廁、園境灌溉及清洗街道等。
目前,水務署的海水沖廁供應網絡已覆蓋本港約85%人口。然而部分內陸地區(如北區)由於遠離海岸,海水沖廁的供應及運輸需要建造大量新的基礎設施,包括海水管道和泵水設施等,加上耗能大,成本效益較低,區內居民現時仍使用臨時淡水沖廁。現時政府為使用淡水沖廁的用戶提供資助,以每四個月為一個周期計算,每住宅用戶首30立方米淡水沖廁水為免費。
原文刊登於 AM730 https://www.am730.com.hk/本地/首座再造水廠3月投入運作-甯漢豪-研將再造水應用擴至新發展區/488480?utm_source=yahoorss&utm_medium=refer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