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生物學家——帶孩子尋蟲記

前漁農處處長李熙瑜認為,愈早給孩子認識和接觸小生物,愈能啟發他們對大自然的興趣。

【星島日報報道】本書作者李熙瑜是生物學家,曾任漁農處(現稱漁農自然護理署)處長,可以稱得上是「香港法布爾(Jean-Henri Fabre)」,為我們寫了一系列關於昆蟲的科普叢書,貢獻良多。 法布爾於百多年前,花了四十年時間和精力,以通俗有趣的文筆撰寫了十冊《昆蟲記》,既是嚴謹的科學記錄,文筆也具文學的優美,與此同時,還帶出值得我們對生命哲學的沉思。李熙瑜想必是承接這位法國生物學家的宏願,繼續為昆蟲世界譜出史詩,於是我把書拿上手就捨不得放下了。 我是出生於家中還可以遇到各類小昆蟲的香港歲月,由於露台與天台的地方有植物養殖,這里成為我的昆蟲小天地。即使走入屋,打開米缸,我還可以見到一顆顆黑色的穀牛。然後,當大人不在家時,我的堂姊姊會偷偷的打開她的珍藏,一個金屬盒子,里面有一隻長了牛角、體形很大的硬殼昆蟲,令我大開眼界。我們一班小孩子放學後會相約到山邊「尋蟲」去也,我曾「私養」一批俗稱「金絲貓」,非常好鬥的小昆蟲。其實小孩子都是好奇的,只要接觸面夠廣闊,我們的見識會同樣拓展開去。我感慨的不是現今香港的住宅森林接觸不到小昆蟲,而是家長們太過在意「起跑線」,並且在生活上太過保護小孩子,於是一些幼齡兒童,除了認為魚和雞都是處理好、包裝好,擺在超市凍櫃的模樣之外,日後他們的童年回憶,將是滿滿的操練題。 李熙瑜在《序》中記述他到中、小學開講座的情況,發現小朋友原來對昆蟲很有興趣,他們竟然要為親手接觸而大排長龍。大家以為幼童對《尋蟲記》這本科普書提不起興趣,原來不但不抗拒,還要爭着來看。作者得出一個結論︰「愈早給孩子認識和接觸小生物,愈能啟發他們對大自然的興趣,因而對學習其他科目的興趣會相應增加!」 本書第一章就有如神來之筆,為我們揭開一宗「昆蟲偵探小說」,2015年中文大學一位朋友傳來一隻長相怪異的昆蟲照片,它既像穿了裙的小豬,又似一枝煙斗,連當過漁農處處長,又是生物學家的李熙瑜也嘖嘖稱奇。數個月後,馬鞍山的園藝農場發現一大堆毛蟲,李熙瑜接報後馬上驅車到現場,他首先阻止場主暫不要對毛蟲施以火燒或噴藥,隨後把幾條毛蟲帶回家中研究。終於毛蟲長出來了,原來正是那位中大朋友說的怪異昆蟲,後鑑定為「大斑丫枯葉蛾」。第二個晚上,作者的家飛來一隻又一隻同類,不過,差不多同一時間,馬鞍山園藝農場的大批毛蟲,竟然不知不覺的全部消失了。究竟是甚麼原因?經驗豐富又長於觀察研究的李熙瑜推斷出一個合理的答案,事件反映出生態現象的奇妙之處。讀者們,你想知道結局嗎?快來看看這本書。 讓小孩子親近昆蟲真的是那麼了不起?我想起國際知名的基因遺傳學專家徐立之的訪問,他說自己從小愛好觀察大自然,對生物的構造、生活狀態甚感興趣,兒時曾居於鑽石山,當時有一個名叫「大觀園」的農場,那里有蝌蚪、蝴蝶和各種小昆蟲,應有盡有,成為一個天然的「生物科普中心」,徐立之比起一般好奇的小孩略有不同,他自發地對生物過程作出系統的觀察,留意生物的活動周期,並且成為他的課餘愛好。這一份不經意的潛力,令他在生物科有出色表現,順利考入中文大學生物系之後,往後成全了他在科學界的傑出成就。 李熙瑜也是讀生物學的,他初中時住粉嶺安樂村,一如那些年的鄉郊小孩,放學之後親身接觸大自然,從摘荔枝、捉田雞,玩得不亦樂乎,這個童年過得很好,也好在沒有大人們介入,讓他無意之間得到了價值無比的自然教育機會。他接受報章訪問時說了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一位表現不錯的年輕人求職漁農處,所有關都過了,唯獨是他一見到蟑螂就神不守舍,結果放棄最後面試。何解?原來他的母親小時候拿蟑螂嚇他,成為童年陰影。李熙瑜借此故事說明︰父母的教育方法很重要。 最後不得不讚這本書的設計水平甚高,一是書本輕巧;二是配圖詳盡;三是編與寫都達到簡潔易明的地步,我想還可以更進一步的就是把書再創作成為漫畫故事版,讓年齡更小的孩子閱讀。

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