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歲轉工感精神狀態不穩 始發現患自閉、過度活躍 精神復元者:最緊要擁抱自己|Yahoo

Jonathan 在 36 歲時才發現自己患有過度活躍症及自閉症,後來決定正視自己的特質、向大眾分享復元經歷。
Jonathan 在 36 歲時才發現自己患有過度活躍症及自閉症,後來決定正視自己的特質、向大眾分享復元經歷。

【Yahoo 新聞報道】「我第一日已經好唔想返工,覺得自己好似跌咗入去一個黑洞入面。」Jonathan 回想在六年前換工時,精神狀態極度不穩,年屆 36 歲才突然發現自己患有過度活躍症(ADHD)及自閉症(ASD)。他隨即迎來各種歧視聲音, 專業工作能力屢受質疑。

據食衛局 2017 年統計,平均每 7 位香港人就有一名患上精神健康疾病。公眾對精神病患者的歧視及污名情況仍屢見不鮮。為了消除社會刻板印象下的污名,有精神復元者自願參加組織計劃及開設專頁,向社會訴說其患病及復元故事,望能成為受到精神問題而困擾者的「盟友」。

由「正名」開始

「神經多樣性」是指一個人的大腦以不同的方式來處理接收到的訊息,並與外界溝通和互動。常見類型包括發育遲緩或智力障礙、自閉症譜系障礙(ASD)、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ADHD)、特殊學習障礙、讀寫障礙等。

「精神多樣」一詞始於澳洲自閉症社會學家茱迪·辛嘉(Judy Singer)。她在 1997 年指出,社會結構令自閉症患者容易受社會歧視,雖然自閉症患者的腦部發展與常人不同,但亦代表着人類的多樣性。今年 2 月,香港兒童醫院首度採用「神經多樣性(Neurodivergence)」一詞為遺傳臨床部門「精神多樣性遺傳診所」取名,為腦部功能發展遲緩、過度活躍症及自閉症譜系的患者服務。

今年 2 月香港兒童醫院首度採用「神經多樣性」命名臨床部門。(Wiki Common)
今年 2 月香港兒童醫院首度採用「神經多樣性」命名臨床部門。(Wiki Common)

36 始被診斷為 ADHD

今年 42 歲的 Jonathan 是名「精神多樣者」,亦即患上過度活躍症及自閉症,現於社會企業任職教育及策劃活動的工作。

Jonathan 憶述,他在六年前轉換新工作,惟初到職場便感到異常不適,「好似跌咗落黑洞。」工作機會得來不易,但他在兩個月後,發現其精神狀態因為新工作而極度不穩,便決定尋找家庭醫生協助,後被診斷為「適應障礙」。後來,他開始質疑自己,為何從小到大都無法專注學習數理及理論,卻願意「廢寢忘餐」地研讀感興趣的歷史。因此,他就轉向精神科醫生求診,才發現他一直患上過度活躍症及自閉症。

Jonathan 坦言,「(確診後)我初初係好震驚,估唔到成年人都會被診斷為 ADHD!」他解釋,他以前修讀教育文憑時,曾學過如何適當教導特殊教育需要學生(SEN),便產生了只有兒童才會患上 ADHD 的誤解。不過,Jonathan 認為求診的過程反而令他更認識自己的長短處,便決定樂觀面對,笑言「我仲開始識得幽默,會同人哋講我係兩條 A(ADHD 及 ASD)。」

因神經多樣被歧視嘲諷

然而,Jonathan 亦曾經因為神經多樣而被他人歧視及嘲諷,更有人對他質疑道「乜你哋(精神多樣者)都可以做到專業工作嘅咩」、「你哋唔係淨係可以做重複性、藍領嘅草根工作㗎」,令他感到十分無奈。他指出,精神多樣者確實會因專注力不足而在工作上有「大頭蝦」的情況,但只要在工作前仔細計劃就可以與常人發揮同樣工作水平,故希望大眾不要用歧視的目光看待他們,「我個腦係容易癱瘓嘅,咪用 ChatGPT 預先計劃好,其實同大家都係一樣。」

Jonathan 後來決定向大眾公開自己的精神多樣性,參加數個組織的教育工作,分享患上自閉症譜系病症的經驗,成為同路人的「盟友」。他指,精神多樣對他而言並非疾病,只是其神經與他人的發展不同,故生活方式會與社會的「期望」有差異。他希望社會能減少對精神病患者的污名之外,精神多樣者亦要了解引發情緒波動的因素,為個人成長承擔責任,「我哋都有屬於我哋嘅權利,最緊要係要清楚自己嘅特質同挑戰,擁抱自己。」

曾經歷躁鬱症的 Juliana 在社交媒體開設藝術專頁,為追蹤者提供互相分享故事的「安全空間」。
曾經歷躁鬱症的 Juliana 在社交媒體開設藝術專頁,為追蹤者提供互相分享故事的「安全空間」。

分享內心的聲音 尋找「安全空間」

而現任兼職社工的 Juliana 亦曾受躁鬱症困擾,有時會突然因情緒低落而缺乏動力,又會因躁狂而思路變得急速、不斷計劃未來,甚至認為自己可以操控世界的運作。後來,她在社交媒體 Instagram 成立專頁 @dyeinglifebipolaring,利用畫作繪製患病及精神復元的過程,希望能表達情緒之餘,能引起精神病患者的共鳴。

Juliana 指,她在取得社工學士後,因興趣而修讀有關藝術治療的課程,學習到藝術可以為一個人表達內心世界。加上曾經有躁鬱症的經歷,Juliana 便產生開設藝術專頁的想法。她表示,每個人都需要獨一無二的「安全空間」,例如是大自然、電影、遊戲世界或繪畫,讓自己從現實世界中抽離,正視及沉澱內心的情緒:「畫畫同文字只係其中一種,我哋都需要一個物理或心靈上,令情緒可以自由擺動,穩定同平衡自己心理嘅空間。」

Juliana 直言,她起初只想分享自己的精神復元故事,但後來專頁就成為了讓不同精神病患者及公眾的交流平台,令她感到很難得。她表示,「我好珍惜喺個 page 度分享故事,仲有同 followers 對話嘅經歷!因為對話係可以消除誤會同偏見,亦可以令佢哋睇到復元嘅韌力,明白生命喺逆境都可以頑強咁生存過嚟。」

她認為,精神病患者亦有權利去選擇如何講述自己的故事,「每一個生命都可以好獨特同精彩,而講故事可以令大家了解克服精神困擾嘅經歷,多過着重佢哋嘅病徵。希望社會唔好以一個帶有偏見嘅角度去界定患者,而係當佢哋係一個有經歷嘅人。」Juliana 最後又指,每個人的步伐及披露經歷的意願不同,最重要的是能夠找到支援自己的人和空間,不要獨自面對困難。

Juliana 利用色彩繽紛的畫作梳理其精神復元的心得及經歷,望能為自己及同路充權。
Juliana 利用色彩繽紛的畫作梳理其精神復元的心得及經歷,望能為自己及同路充權。

組織向公眾推廣「消除污名

本地精神健康慈善機構「香港心聆」日前舉辦一系列消除精神健康病患的污名計劃,邀請多位復元人士分享故事,透過藝術展覽讓公眾認識本港的污名情況。項目經理 Vicki 表示,希望可以藉多元化的方式分享精神復元故事,教育公眾精神健康問題並非罕有或可怕的事情。

另外,組織亦有提供免費心理健康資訊、出版精神健康刊物,以及制定媒體報道指引等。

「香港心聆」消除污名項目經理 Vicki 表示,香港很多人都曾受精神健康困擾,希望能藉互相分享故事告訴患者「you are not alone 」。
「香港心聆」消除污名項目經理 Vicki 表示,香港很多人都曾受精神健康困擾,希望能藉互相分享故事告訴患者「you are not alone 」。
組織「香港心聆」曾出版刊物及媒體報道指引。
組織「香港心聆」曾出版刊物及媒體報道指引。

採訪:實習記者雷海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