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內收回500公頃私人地 料9成屬北部都會區發展範圍

政府指未來5年收回500公頃私人土地,當中包括棕地。
政府指未來5年收回500公頃私人土地,當中包括棕地。

【本報訊】政府近年致力發展北部都會區。立法昨日討論北都事宜,有議員關注政府預計今年內可從北都的發展範圍收回多少土地,政府回應指,預計由2022/2023年至2026/2027年,5年間將收回合共500公頃的私人土地包括棕地,數量為以往收回的4倍,當中九成位於北部都會區。

議員嚴剛要求政府交代,預計今年內可以從北都的發展範圍收回多少土地,包括棕地和私人土地,用於新的規劃和發展,又問到政府會否考慮採用公開招標以外的批地方式,包括直接批予合適企業。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回覆指當局近年加大力度引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回私人土地用作政府發展項目,不單止提出上述的數據,又指有關數字亦未有計算未完成規劃項目,如新田科技城一帶的土地。她又指單在今個財政年度,政府會在北都範圍內收回洪水橋下村新發展區第二期發展計劃的所需土地約200公頃,而政府會考慮因應個別產業考慮直接批地,可以考慮寬免價格,惟承諾會作適當監管。

議員洪雯同樣關注批地安排,指政府在批地時除以非傳統招標方式處理龍頭企業外,會否同時考慮預留土地,並將有關非傳統招標方式套用於龍頭企業的下游產業,以形成產業鏈。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副局長張曼莉回覆透露,當局同樣會將有關非傳統招標方式套用於龍頭企業的下游產業。

盼提早開發物流用地

航運及交通界易志明則要求政府提早開發物流用地,令受影響的棕地作業者可以毋須停業。甯漢豪回應指當局2025年可以完成平整然後進行招標,承諾會研究加快招標程序安排,並考慮提早開發物流用地,減少對物流業界的影響。而議員陳月明則問及政府何時會提出北都產業藍圖和具體指引。甯回應指施政報告提出當局會在今年內就北都發表行動綱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