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夜,我們坐上了開往無底深潭的高鐵



2010年1月16日傍晚,立法會財務委員會以31票贊成、21票反對通過669億元巨額撥款,興建僅26公里的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上千名示威者包圍立法會大樓,反對撥款的市民與民主派議員有多方面的質疑,包括工程造價貴、高估客運量與經濟效益、香港總站選址與規模、一地兩檢、佔用西九龍文化區用地、菜園村居民被逼遷、諮詢公眾不足等等。
那一夜,建制派議員對撥款投下贊成票,種下禍根。
 
近日,港鐵公司宣布高鐵延誤9個月,主要理由是今年3月底一場黑雨浸壞隧道鑽挖機,工程完成時間將由原訂2015年延至2016年,預計2017年通車。香港特區政府是港鐵大股東,但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對此變動的反應竟是「驚訝」,表現得毫不知情。事前事後傳媒報道與陸續曝光的港鐵內部文件揭發當局有隱瞞之嫌,例如去年3月西九龍總站承建商書面通知港鐵,工程最少延誤310天。
 
港鐵一直矢口否認工程延誤,等到上月底一場黑雨,頓時成為藉口。
 
香港與內地目前跨境交通服務海陸空齊備,選擇繁多而便捷,除了急於搞中港融合或有其他利益者,高鐵延誤通車對大部分香港人生活的影響不大。
 
然而,延誤必然招致超支,超支就要納稅人付鈔。2008年初,政府估算高鐵造價395億元,但2009年向立法會申請撥款時,已暴升至669億元。上月黑雨前,港鐵內部文件說明工程超支,高鐵工程最新成本683.7億元。
 
工程師估算,高鐵完工時,超支不會少於100億元,未計可能出現的賠償費。再者,高鐵通車後,很大可能像機場鐵路般是蝕本大白象,未能達到港府樂觀估算的每日9.9萬客運量,營運開支又要公帑補貼,是一個無底深潭。
 
下月,立法會議員將開會跟進,且看當年支持這工程的建制派議員又說甚麼?
 
余若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