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用植物「毛菍」的觀賞、食用和藥用價值

走進九龍塘浸會大學道7號的賽馬會中醫藥學院大樓的樓梯間,總是禁不住會放慢腳步仔細欣賞,從底樓到8樓的牆上鑲嵌了90幅精美的藥用植物照片,一直延伸到天臺的藥用植物園。我的辦公室在7樓,如果行樓梯返工,既可鍛煉身體,又可瞭解中草藥知識,真可謂一舉兩得。今天要介紹的毛菍,其照片就位於4樓的梯間。

毛菍是野牡丹科(Melastomaceae)野牡丹屬(Melastoma)灌木,高1.5-3米;莖、枝條、葉柄、花梗和花萼均生有平展的長粗毛;葉片對生,卵狀披針形,有主縱脈5條;花大,粉紅色或紫紅色,花瓣5-7片,勺形;蒴果杯狀球形,胎座肉質,為宿存花萼所包裹,宿存花萼披有紅色長而硬的粗毛。主要分佈於中國(南方地區)、印度、馬來西亞、柬埔寨、老撾、越南等地,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毛菍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強,生長在400米以下的低海拔地區,是香港本地原生品種,在郊野的溝邊、坡腳、濕潤的草叢和矮灌叢中,可以經常見到毛菍有許多別名:毛稔、豺狗舌、紅爆牙狼、紅芯豬牯稔、甜娘、開口棗、雉頭葉、雞頭木、射牙郎、黃狸膽、猛虎下山、大紅英、紅狗杆木等,其英文名為red melastome。眾多名稱,不免引起混亂,由此有必要瞭解其世界公認的科學名稱——學名:Melastoma sanguineum Sims.。學名用拉丁文或者其他文字加以拉丁化來書寫,包括屬名 (generic name)、種加詞 (specific epithet)、命名人 (authority) 三部分,而每種植物只有一個合法的學名。在本港,《香港法例》之《林務規例》涉及的植物名稱均以學名為準,中英文名只作備知用途,也凸顯了學名的重要地位。毛菍幾乎全年都開花結果,花開美麗又樸實親切,但由於植株多毛,也有人認為其不夠優雅。澳葡政府時期的澳門市政廳在19929月將毛菍選定為澳門市花,可惜未得到普遍認同;澳門與蓮科 (Nelumbonaceae) 植物蓮(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淵源更加深厚,回歸後的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和區徽均繪有蓮花圖案。

在上世紀70年代左右,毛菍成為了嶺南地區的民間草藥。毛菍葉或全株有解毒止痛,生肌止血的功效,可用於痧氣腹痛、痢疾、便血,月經過多,瘡癤,跌打腫痛,外傷出血等;根有消食止瀉,消腫止血的功效,可用於水瀉,痢疾,風濕痹痛,便血,咯血,崩漏,跌打腫痛,外傷出血,蛇咬傷等。此外,柬埔寨、老撾、越南民間用其地上部分煎湯治療腹瀉,痢疾和陰部感染。柬埔寨民間還用毛菍根煎水飲用,認為有補益作用,可用於眩暈和虛弱。成熟的果實是營養豐富的天然野生水果,富含黃酮類(flavonoid)和原花色素類(proanthocyanidin)成分,有抗氧化,延緩衰老之功。坊間俗稱果肉的可食部分其實是其肉質的胎座,清甜可口,風味獨特,也是野生雀鳥喜歡的一種食物。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教學科研部一級講師郭平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