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食化滯的布渣葉

 浸會大學道旁山坡灌叢中的破布葉
浸會大學道旁山坡灌叢中的破布葉

香港地處廣東沿海丘陵地帶,屬於熱帶海洋性氣候,生長了3,300多種植物,其中約2/3的植物具有藥用價值。本文介紹在香港常見的植物破布葉,中藥名為「布渣葉」。注意,為了保護香港的生物多樣性,切勿隨意採摘野生植物。

椴樹科(Tiliaceae破布葉屬(Microcos)植物破布葉(Microcos paniculata L.)是分佈於中國(廣東、廣西、海南、雲南)和東南亞各國的灌木或小喬木,多為野生,栽培較少。破布葉的葉紙質或薄革質,互生,卵狀長圓形,先端漸尖,基部圓形,基出脈3條,側脈羽狀,小脈網狀,在本港採用Microcos nervosa (Lour.) S.Y. Hu 作為其學名,是香港本地原生的植物,在山坡灌叢中很常見,也很容易識別。在夏秋時節,割取其枝葉,除去枝梗和雜質,陰乾或者曬乾入藥,商品藥材主產於廣東西部、廣西南部、海南和越南等地。

布渣葉性涼,味微酸,歸脾、胃經,有消食化滯,清熱利濕的功效,用於飲食積滯,感冒發熱,濕熱黃疸。現代研究表明,布渣葉含牡荊苷(vitexin)等黃酮類成分,還含有生物鹼類、萜類、甾體類、揮發油和有機酸等成分。藥理學和毒理學實驗證實,布渣葉具有促進消化,止瀉,解熱,鎮痛,抗炎,調節血脂等作用。在常用劑量(水煎服1530g)下長期服用沒有致突變和致畸之虞;在常用劑量的200倍以上(即一次服用6公斤以上)才可能有急性毒性,因此可以認為布渣葉是安全無毒的。

布渣葉的藥用歷史已超過300年,清代的嶺南地方本草《生草藥性備要》(1711年)和《本草求原》(1848年)均有記載。前者謂「破布葉,味酸,性平,無毒。解一切蠱脹,清黃氣,清熱毒;作茶飲去食積。又名布渣葉」,後者曰「布渣葉即破布葉,酸、甘,平,解一切蠱脹藥毒,清熱,消積食、黃疸;作茶飲佳」。古人不僅總結了其藥用價值,而且指出其「作茶飲去食積」和「作茶飲佳」。事實上,布渣葉在民間有「涼茶瑰寶」的美譽,是常用的製作涼茶的原料,主要用於消化系統疾患。例如,布渣葉 10克,茯苓 10克,竹茹 5克,大棗 3枚,用2碗水煎至1碗溫服,有消食健胃之功,口感也不錯,可用於厭食症(拒食,噁心,嘔吐,腹痛,口乾喜飲,夜寐不安,面色無華)。順便介紹一下,涼茶在清代道光年間(1820~1850年)在廣州興起,隨後傳入香港,是嶺南文化的重要組成元素。由粵港澳三地政府聯合申報,涼茶已於2006年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涼茶就是用藥性寒涼的藥物(包括種類眾多的嶺南草藥)煲煮而成的湯藥,具有清熱解毒、滋陰降火等作用,用於預防和治療實熱和虛熱症(就是坊間常說的「熱氣」和「上火」)。涼茶與中藥湯劑其實並無明確的界限,「清熱解毒」和「滋陰降火」既是涼茶術語,也是傳統中藥功效的表述方式。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以下簡稱藥典)是國家監督管理藥品質量的法定技術標準。藥典規定了藥品的來源、質量要求和檢驗方法,是全國藥品生產、供應、使用和檢驗等單位必須遵照執行的法定依據。布渣葉一直是嶺南地區的民間草藥,曾收載於第3版藥典(1977年版),但其後的第4版(1985年版)至第8版(2005年版)藥典均未收載。第9版藥典(2010年版)開始重新收載布渣葉。正在執行的第10版藥典(2015年版)以性狀和顯微鑒別法,以及薄層層析法鑒定布渣葉的真偽,並規定按照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布渣葉按乾燥品計算,含牡荊苷(C21H20O10)不得少於0.04%,以控制其質量。布渣葉也就正式昇華成為全國範圍內使用的法定中藥。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教學科研部一級講師郭平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