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快樂的兒童?

最近看到一則新聞報導,小六學生的補習情況嚇得我騰騰震:55%小六學生每週補習6-8小時、20%要補習9-16小時、5%要補習17-25小時,只有15%學生不需要補習。

12歲人仔,竟然已經開始要接受這種長時間的煎熬,而且是如此普遍。大家也知道,今時今日的小學生除了學業,還要兼顧形形式式的課外活動、一技之長,故此小學生的慘況,這些數字只能反映到其中一部份。

每週補習25小時是個怎樣的概念?星期一至五,每天放學後再加五小時的課後補習,分分鐘比成年人上班,做建築師、設計師、i-banker還要辛苦。

我其實到今天都不明白,幼稚園、小學已經在教甚麼precipitationevaporation,甚至甚麼Panamanian Golden Frog等等,學懂了對小朋友的成長有甚麼大幫助?晚一點才學會死人嗎?那種純粹為了展現出「比別人識多點」的競爭,確實令人不明所以。

我的小學時光是天真瀾漫的快活日子。那時候,每天早上跟同學鬥早回到學校、然後玩那長長的(也會像荔園那條膠恐龍般磨損手腳的)石滑梯、水泥捐山窿等等;放學就跟同學在校門外跑來跑去等候家長或校車接送;回到家當然是閃電般的速度已完成不太多的功課然後追看《閃電傳真機》和隨後的各個電視節目;年紀稍大一點便可以幫忙家人落街買餸(當然有點「服務費」,如一串魚蛋或一枝雪條等)和自行落球場踢波了!偶然有些默書考試,才會打破以上的生活模式。

近年,家長死命要把子女塞進出名難啃、艱深、好chur的名校,親手葬送子女童年,我實在也無法理解這是種怎樣的心態。好像子女要有強大的「競爭力」,家長才會放心似的。透過子女的競爭力來讓自己感到安穩,是扭曲、病態、噁心但常見的狀態。

這問題只有家長一方是不會成形的。把公營教育系統搞到一團糟的教育局、以「更好的教育環境」為名爭相轉做直資的傳統名校管理層、大量以應試技巧為招徠的補習天王、一邊嚷著學校辛苦一邊塞子女入去的家長等等。下一代人在教育上所受的苦,是成人世界的共業;一開始時,我們或許個個都懷著最大的好意,但實踐到今天我們不可能繼續視而不見了。

不認同現在這氣氛的,我們每人都有責任多做一步,一起去扭轉整個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