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下戰後香港珍貴影像 荷蘭導演 Michael Rogge 逝世|Yahoo
【22:30 更新報道】
【Yahoo 新聞報道】荷蘭獨立導演米高羅格(Michael Rogge)上周五(26 日)在阿姆斯特丹逝世,享耆壽 94 歲。羅格早在 1940 年代末就來到香港,以 16 毫米電影菲林攝錄機拍下戰後的香江風貌,不少片段更是以成本更高昂的彩色菲林攝錄,以當時業餘攝錄層面而言屬非常罕見。羅格留港 5 年間拍下過百短片,並在 10 多年前陸續將他在本港以至其他地方攝錄的作品上載到個人 YouTube 頻道,不少後一輩港人都表示眼界大開。
童年已與攝影結不解之緣
羅格 1929 年 5 月出生於阿姆斯特丹,父親曾於荷屬東印度(現稱印尼)從事礦業,原先家境富裕,卻在數個月後的華爾街股災喪失了不少財富。金錢流走了,但志趣還在:羅格回想起童年已經跟父親以家用投影機觀映,到了 12 歲的時候已經擁有一台柯達相機,18 歲已經拿起 9.5 毫米攝錄機拍攝。羅格本來希望修讀電影,但家人認為太貴而作罷。
1948 年,羅格在荷蘭的代芬特爾(Deventer)一家商學院畢業,翌年就到了遠東工作;1949 年,他成為了荷蘭安達銀行(Nederlandsch-Indische Handelsbank)的駐港職員。策展人傅慧儀 10 年前曾訪問羅格,羅格當時說,他還記得銀行同事坐着一艘俗稱「嘩啦嘩啦」的小電船來接他,而他抵埗後就跟兩名同事合租麥當奴道 62 號一間公寓。
製作業餘彩色錄像 當年超罕見
羅格當時星期一至六都要上班,只要周日才有機會休息,但他都把握機會在平日的工餘時間和周日拍照和拍片。1951 年,羅格升級攝錄器材,換了一部 Paillard-Bolex 的 16 毫米攝錄機,並且以柯達的 Kodachrome 彩色菲林拍片,足跡遍及港九新界:祝賀英女王加冕的港島巡遊、油麻地避風塘的水上人生、太平山下的鬧市繁華、新界鄉郊的自然風光,無不捕捉在羅格的鏡頭下。羅格更加會為短片作後期剪輯和配樂,流露了他的導演意識。
紀錄片曾獲本地及國際獎項
1952 年,羅格共同創立了「香港業餘電影會」,開始展出個人作品,他並在同年發表了 3 分鐘的短片《雨》(Rain),紀錄了不同日子的雨景鏡頭,隨即獲獎。1953 年,他以一名蜑家男孩因摯友死去而經歷的心理轉變作為構思,發表 20 分鐘長片《逆流》(Turn of the Tide),影片在倫敦舉辦的業餘電影世界「十大最佳作品」比賽當中,獲得特別推薦獎。
羅格原本打算繼續在香港工作和拍片,但任職的銀行在 1955 年將他調走,他只好拿着自己的攝影機離開香港,從該時起他的作品重心就轉往東京和日本各地。1962 年,羅格曾經短暫留港,為荷蘭的公共廣播機構 VPRO 拍攝香港紀錄片《Three Million Souls of Hong Kong》。當時他仍然想全職投入電影,但始終未有機會,結果當年返回荷蘭後就一直從事金融業直至退休。
歷年作品靠 YouTube 發揚光大
及後,羅格的作品未在香港廣為人知,直至 2005 年事情出現了變化:他當時陸續將自己過往數十年拍下和購入的過千條影片陸續上載到 YouTube,之後就不時有本港網民在網上討論區表示看到 Michael Rogge 拍下不少 50 年代的香港風光,驚嘆不已;羅格曾經表示,有觀眾指家中長輩曾細數年少歲月的細節,但都相當懷疑,直至看到羅格的片段後,發現長輩所言非虛。
經過 10 多年的積累,羅格的 YouTube 頻道已經有超過 50 萬人訂閱。曾經到荷蘭訪問羅格的策展人傅慧儀形容,羅格在 50 年代初戰後香港的影像紀錄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他的紀錄片填補了我們文化歷史中的一大缺口」。
介紹北角皇都戲院前身,璇宮戲院和創辦人歐德禮(Harry Odell)的電影《尚未完場》製作方表示,在電影製作過程當中,曾經跟羅格討論影片版權。「若非得到 Michael Rogge 老先生的無限支持,《尚未完場》的故事會更難說。」
也許香港變得太快。跟不少住在這個城市的人一樣,羅格指自己在事隔多年後,在 1989 年曾經重臨舊地,但有着失望的經歷:「所有東西都變了」。羅格說,在那次的遊歷發現自己在腦海中的建築物幾乎全部消失,城市變得極為忙碌和欠缺人情味;但羅格仍然表示,珍惜自己曾經在香港的時光,明言是人生最快樂的日子,稱這裡「給了我更廣闊的視野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