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人按書煲藥 製附子中毒

【晴報專訊】衞生防護中心接獲醫管局通報,一名47歲女病人因患肚瀉,在本月10日在未有諮詢中醫師情況下,按書本《阿樂珍藏秘方》(第33版)一條藥方自行煎服中藥,服後90分鐘後出現四肢麻痺、暈眩等懷疑中毒徵狀,往將軍澳醫院求醫,病人翌日出院。 衞生署調查顯示配方含製附子,指製附子含烏頭類生物鹼,須長時間的煎煮以降低毒性,不當使用或致口舌、四肢及全身麻痺、呼吸困難等中毒徵狀,嚴重可致命。 曾有店員執錯藥 致中年婦中毒 資料顯示,09年時,一名中年婦人曾根據報章刊登的藥方,自行到藥房執藥,當中亦包含製附子,疑店員執藥時分量由三錢變成五錢,婦人服後中毒需送院急救。 註冊中醫師許懿清指,部分常用中藥材可能有毒,如治風濕的木通含馬兜鈴酸,須控制劑量及服用時間;而用於清熱治皮膚病的凌宵花,因外貌與有毒中藥鬧羊花相似,易引起混淆,故不建議市民自行配藥服用。 即使藥材無毒但亦未必合適病人,例如鱷魚肉止咳,只適用於久虛病人,如感冒者服用會令病情加重。她指煲湯材料亦要注意,如北杏每人每日不應多於15克、甜杏仁每人每日不多於37克,及白果每人每日不多於一両。 衞生署已聯絡該書的總經銷商及通知作者回收該書,總經銷商回覆指已沒有再出版該書及沒有存貨;並要求康文署轄下圖書館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