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壓軸•回歸正印 Panasonic LUMIX GX1

原本12月前,大部分相機大作都應該早已推出,不過年頭的地震,幾個月前的水災,令不少廠商的計畫遭遇阻滯。例如Sony NEX-7應該11月尾見街,到現在還要限量供貨(香港仍未有推出日期)。單計新作而言,LUMIX GX1應該是今年壓軸之作。 新名新系列? 按LUMIX G的分類,計有最高階的「GH」、入門級「G」與玩外形潮流的「GF」,「GX」的出現屬於全新產品線,令LUMIX G分成內置EVF及沒有EVF,當中細分兩個級別,即是「GH」(高階)與「G」(入門)及「GF」(型格)與「GX」(功能),基本上已將所有用戶群納入其中。GF系列由GF1開始,演變成現在的GF3,操作開始簡化,GX的出現正好填補了喜愛更細小機身,但又想保留較多功能的用家。 $5,390 (淨機身) $7,390(LUMIX G X Lens 14-42mm 單鏡套裝) $7,390(LUMIX G 14mm + LUMIX 14-42mm雙鏡套裝) 信興Panasonic 2833 0955 GX1的感覺比GF3專業得多。 可以看到機背上的兩個Fn鍵,GX1其實總共有4個Fn鍵,其中兩個是虛擬式。 GX1不算厚,但因為手柄的關係,「看」起來比之前的型號厚得多。 2009.01 LUMIX G 族譜 2008年8月,來自4/3聯盟的OIympus與Panasonic,共同發表Micro 4/3系統,當中包括可換鏡頭數碼相機與可換鏡頭攝錄機的設計與發展。不過Micro 4/3與4/3系統不同的是,暫時只有Olympus與Panasonic兩家廠商發展與推出產品,不如4/3系統屬於公開的規格。 雖然Micro 4/3採用與4/3一樣的感光元件尺寸,但機身放棄使用反光鏡及機頂五稜鏡,令相機機身及鏡頭都可以進一步縮小,亦間接刺激其他廠商開發無反光鏡可換鏡頭系統,當中包括Samsung NX、Sony NEX、Pentax Q與最近推出的Nikon 1,影響相當深遠。Olympus雖最先提倡4/3系統,同時亦與Panasonic共同推廣Micro 4/3,不過首部M4/3系統,卻是由Panasonic推出,及後才有Olympus PEN系列。 2009.01 LUMIX G1 首部M4/3可換鏡頭相機LUMIX G1,採用與DSLR相似的設計,具備EVF觀景器,並使用Panasonic自行研發的LiveMOS 1,200萬像素感光元件。 2009.03 LUMIX GH1 GH1在同年三月正式推出。GH1當中的「H」,代表高階的意思。因此GH1的功能亦比G1強,例如可以拍攝1,080p全高清影片,亦備有Flip LCD設計,擴充性與性能都較強。 2009.09 眼見G1及GH1的成功,Panasonic著手開發新一代的LUMIX G系。繼GH1後,坊間便開始流傳Panasonic會推出一部以GH1的功能為藍本,但體積更為小巧的Micro 4/3可換鏡頭相機。在2009年7~8月開始,網上便流出多張間諜照,後來證實了GF1的推出,同時亦將無反光鏡可換鏡頭相機帶至高潮。 多樣化的性能提升 GF3既然主打輕便及簡易操作,GX1就應該有更強大的規格。因此GX1改用與LUMIX G3一樣像素的16MP Live MOS,但這枚重新設計的Live MOS感光效率大幅提高,將雜訊降低66%,感光度更提升至最高的ISO 12800,比G3高一級;相較LUMIX G3,GX1在ISO 3200時的SN比改善了6db,在ISO 6400時更有9db的提升。配合新的Venus Engine,針對物件邊緣出現的顏色雜訊(Color Noise),避免在NR過程中降低銳利度,而且在高光位亦作出處理,減少高光溢出的問題。 新舊對決 GX1 vs GF1 Touchscreen提供了Touch Shutter等功能,同時又有功能轉轉盤等實體鍵,集兩者好處於一身。 LCD大小與像素都一樣,同為3吋46萬像素,不過GX1的LCD表現較好,色調、亮度都有改善,而且亦比較不反光。 其實GX1只比GF1細了一點,但手感卻遠勝GF1。 GX1 閃燈為彈出式,GN值約7.6。 新的直角電子觀景器DMW-LVF2,解像度為144萬像素。 GF1 設計大致相同,要留意的是GX1採用立體聲收音,而GF1只有單聲道。 GX1 機頂 DMW-LVF2的解像度相當好,Delay亦很少,對比度很高。 側面 GX1的確較GF1薄,手柄位則差不多一樣厚。 加入電子水平儀 除了規格上的提升,GX1亦將電子水平儀、One Push AE、虛擬功能鍵等設計加入GX1中。電子水平儀為兩軸偵測,提供水平及傾斜顯示;One Push AE則可以即時在過曝或曝光不足時,按下功能鍵自動變成自動曝光,減少因為設定問題而發生的曝光失誤。同時GX1的對焦系統都經過改,感光元件的更新率為120Hz,對焦時間短至0.09秒。GX1的外觀設計與初代的GF1相似,不過就加入很多對應人體工學的設計。最明顯就是Hand Grip位置,比之前的GF系列更容易掌握,而且按鍵編排都重新設計,比之前更為就手。 首次加入電子水平儀功能。 Menu外觀更華麗。 電池容量 重量 Quick Menu設計早在GF2時已經出現。 可以同時提供多種拍攝資料,例如水平資料、Histogram、光圈快門等等。 其中一個Fn鍵,預設是AF/AF鎖。 兩機其實只差16g(淨機身不連電池),但GX1拿起手的平衡感更好。 電池方面就相差11g,兩者合併計算,GX1比GF1輕了約27g,分別不大。GX1電池容量為1,010mAH,而GF1電池容量就有1,250mAH。按CIPA標準GX1充滿電可拍攝310張,而GF1則有380張,兩者耗電量差不多(因為GF1的電池容量較高)。 LUMIX G族譜 2010.03 LUMIX G2、LUMIX G10 到了2010年,LUMIX G再度改款,相繼推出G2與G10兩部新機。G2明顯是簡化版的GH1,而G10則是入門版的G2。這個時期感覺上Panasonic在摸索,以不同的規格來試水溫。因此G2與G10在市場上未有太大迴響。 2010.09 LUMIX GH2 在G2與G10推出半年後,GH1的後繼者GH2推出。最明顯的是LUMIX G系會以Touchscreen操作為主導。由GH2開始,基本上往後的LUMIX G系全線都改用輕觸式屏幕設計,有助減少機身的按鍵,將體積進一步縮小。 2010.11 LUMIX GF2 在GF1推出後一年,GF2便入替其位置。最明顯的是GF系列開始走向微縮化,以加強既有的功能之餘,更細小的機身可增加便攜性,亦令不少女性用家開始留意GF系列。 GX1畫質實測 LUMIX系列很早就加入不同的創意濾鏡,不過計數量的話,GX1並不算多,當中有八款創意濾鏡,包括「生動」、「復古」、「明調」、「暗調」、「復古色」、「高動態」、「玩具攝影效果」及「模型效果」,而且些創意濾鏡除了可用來影相外,拍片亦可以用到。 Test 01 創意濾鏡 生動 其實可以當成提高飽和度的效果,有點類似其他相機的「正片模式」。 復古 色調似褪色的菲林相片,甚有60、70年代已經開始發黃的相片效果。 明調 即是High Key模式,可用來拍攝一些淺色場景,例如婚紗,就會有如夢幻般的感覺。 暗調 「明調」的相反,亦即是Low Key效果。 復古色 與「復古」效果不同,這個創意濾鏡其實是指Speia效果。 高動態 類似Olympus的戲劇性效果,或者是Casio的HDR Art。 玩具攝影效果 這個名稱有少許誤導,因為不是指拍攝玩具,而是拍出來的效果似玩具相機,即膠片鏡頭的黑角、朦朧的效果。 模型效果 相信不用多解釋,模型效果就是將實物拍攝成像模型一樣。 Test 02 20fps連拍 Analysis GX1設有機械快門與電子快門,在使用機械快門時,連拍速度最多只有4.2fps,而改用電子快門的話,連拍就可以提升至20fps。不過在使用電子快門時,解像度會降至380萬像素。 TEST 03 人像拍攝 Analysis GX1的膚色表現相當討好,沒過份偏色之餘,顏色亦很準確。雖然用了閃燈拍攝,亦不會出現白平衡問題。效果相當好。 LUMIX G 族譜 2011.05 其實G3的功能一點都不弱,Flip LCD加Touchscreen,進化後的輕觸式對焦系統,簡化的操作,以入門級用家為主。不過GF系列的成功,令LUMIX G其他型號相較失色,G3推出的迴響並不大。 2011.06 LUMIX GF3 「細」才是王道的概念,在GF3身上後到證實。為了進一步縮小體積,GF3放棄了閃燈熱靴(Hotshoe),不設模式轉盤,減少按鍵,全面改用輕觸式操作。當大家見到GF3在沒加裝鏡頭時,體積尤如一部Snapshot DC後都非常震驚。可是全輕觸式操作的設計,亦導至用家產生兩極化,一方面非常受落,而另一邊則不太喜歡,尤其是男性用家更覺得GF3是「女孩專用相機」。 2011.12 LUMIX GX1 為了填補GF3的用戶群「空缺」,網上流傳Panasonic會推出一部以專業功能為主,但機身有如GF系列的Micro 4/3,這部就是GX1。GX1明顯走回GF1成功的舊路,加入閃燈熱靴、功能轉盤等設計,同時亦具備Touchscreen操作,令整個LUMIX G系更為完整,內置EVF的GH及G,與外加EVF的GF與GX。 TEST 04 雜試測試 Analysis GX1在ISO 1600下的表現令驚喜,沒有因為像素提高了而加多了雜訊,反而在NR控制上取得不錯的效果。與GF1相比,雜訊表現大約好了一級,即是GX1的ISO 800,可以媲美GF1的ISO 400表現。 Analysis 白平衡準確,測光亦沒有問題,用上14mm定焦拍攝,色調是比較鮮艷,相信會迎合大部分人的口味。 Test 05 色調表現 Test 06 銳利度表現 Analysis 銳利度表現不誇張,細節保留得很好,因為使用的只是標準版14~42mm鏡頭,如果改用其他鏡頭的話,表現應該會更好。 Conclusion 來年競爭白熱化 GX1毋疑有著大量的性能提升,最明顯就雜訊表現比過去的GF系列要好,加上中性外形,男女合用,不像GF3般較為女性化,相信可以令不少男用家回頭。不過眾多用家仍在等待NEX-7出現,香港最快應該都要明年才有貨,其他地區只有限量供應,兩機之爭看來將會白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