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遺址尋蹤——前事不忘

港島淺水灣山抗日戰場。

(綜合報道)由西貢區各界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活動籌委會舉辦的「西貢區抗日戰爭遺址尋蹤紀念行」活動,於北潭涌停車場進行,當日(2005年8月6日),上午人頭湧湧,熱鬧如墟期,轉眼已有十年。 當日被邀請主禮嘉賓,有中央政府駐港聯辦宣傳文體部長劉延軍、新界鄉議局主席劉皇發、律政司司長梁愛詩等等,現場人數估計二千多人,特別安排尋蹤,由北潭涌停車場起步,出公路經北潭涌轉入鯉魚湖跨澗回停車場,路程短但人眾,花近兩小時始完成這象徵式抗日尋蹤路。 隨後西貢區單位亦舉辦多項活動,文藝晚會、話劇演出、有關抗日電影播放與講座等等,同時筆者亦應邀與徐月清策劃設計「西貢區抗日遺址尋蹤紀念行」彩照單張,路內容展現有關當時抗日事件及活動環境。單張中前言稱:「抗日歷史遺址尋蹤,是其中重點活動之一,首先在西貢展開,從《活躍在香江》、《戰鬥在香江》、《永誌難忘的一頁》等書中,已詳細記載了在日治時期,作為抗日游擊隊根據地的西貢,各界民眾積極援助游擊隊,捨身報國,寫下了可歌可泣的英勇事……」 策劃「抗日歷史遺址尋蹤」路,步行其間,不但達到身心健康的間接效益,更重要是讓年輕一代踏前輩的足,緬懷一段令香港人驕傲的歷史。西貢區議會及地方人士大力支持是項活動,因而將有關抗日活動遺址尋蹤路,編寫刊出於提示單張。刊物記錄使活動內容得以廣泛宣傳,亦為保存史料,為後來者得以參考,薪火相傳持續發展。 十年前那份「西貢抗日遺址尋蹤」單張,內容主要介紹路有四條:其一飛鵝嶺道入百花林、西貢古道、大南湖出蠔涌車公古廟,又大環村經山嶚出大環坳,往黃毛應村出大網仔村;其二北潭涌起步,入起子灣、布罟灣出萬宜水庫回北潭涌;其三北潭涌起步,郊遊徑上北潭坳下赤徑,續沿土瓜坪、屋頭、高塘回黃石碼頭;其四西貢碼頭乘船出西貢內海,沿海路往橋嘴、滘西灣、糧船灣洲、斬竹灣等處,各路復參考有關書籍,令參加者熟知有關常到郊遊地,竟然潛藏驚人歷史事件背景。 除上述各處,香港仍有許多地點歷經日治時代,有關抗日活動點滴,近數年中華書局已出版多本抗日史料專書,如《被遺忘的六日戰爭》、《戰鬥在香港》、《克爾日記》,由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出版。 今年是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周年,各單位舉辦有關活動鋪天蓋地進行中,近期銅鑼灣中央圖書館正舉行有關展覽,而西貢區鄉議局等單位亦將舉辦抗日資料圖片展,周前出席元朗十八鄉委會主辦宴會,期間深圳龍崗區的代表亦查詢有關抗日資料展板,可否借用於龍崗區展出,讓內地市民也得知香港竟然在日治時代有過如此輝煌抗日史。對於過分誇張與日軍戰鬥,走偏了的事件現應徹底糾正,以漫畫誇張意識表達抗日事件,痛擊日軍的異常表達,忘記了戰爭的殘酷、不人道行為,慘勝後果更應反省。以武力服人終非良策,以德治天下才是應行良方,回想當今世界大小國,無不以核武發展為首要,那將是人類自我毁滅潛藏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