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加錫奇林石——世遺探秘

(綜合報道) 望加錫(Makassar)是印尼南蘇拉威西省(South Sulawesi)的首府城市,這裏既沒耶加達的繁榮,旅遊配套亦沒峇里的完善,卻得天獨厚,擁有印尼最大的喀斯特石林,奇峰異洞,氣象萬千,是大自然鬼斧神功下的最美畫卷,於2001年已被聯合國列入世遺! 望加錫奇石林位處市中心約個半小時車程外的鄉村Rammang-Rammang,讀意像廣東話的「靚靚」,因此特別易記。由於石林尚未大規模對外推廣,知道的人並不多,加上路途較曲折,須坐車、乘船再步行,故提議有意造訪者最好僱位熟路的導遊作嚮導,以免迷路。 為避開午間炎熱天氣,我們趁早便由望加錫驅車出發,個多小時後來到Dermaga Rammang碼頭,正是進入「靚靚」的通道,我們須於此乘坐小船才能深入石林的精華地段。小船名為「Lepa Lepa」,是當地傳統漁船,船身髹滿色彩,很有熱帶風情,我們一舟四人,由船伕掌舵,沿曲折的Pute河前進,這裏是紅樹林地帶,故河道兩旁都長滿棕櫚及茄藤樹等,河道幽幽,偶有飛鳥啼鳴,水鴨游過,涼風送爽,感覺極愜意。沿河亦能初窺喀斯特地貌的嶙峋輪廓,惹來大家爭相拍照,後來才知這都是「前菜」! 由小船登岸,舉目四周,有點像進入小說中常描繪的神秘村落,三面環山,包圍大片稻田,簡陋的高腳木屋散落其中,人影稀疏,反而牛隻橫行,不時瞪圓眼好奇看我們。據導遊介紹,這裏住十多戶村民,多以耕種及打魚維生,若7、8月到來更能欣賞遍地金黃稻穗的美景,可惜我們錯過了,眼前只剩下荒涼的稻梗。我們繼續沿阡陌小路行,喀斯特地貌愈是明顯,最後登上一個天然形成的石灰岩洞,內藏奇特地貌,不過最珍貴的,還是據說約三千年前的人類活動遺,「看,就是這些手掌印,已有三千多年歷史了!」導遊指石壁上一個五指印說,只是再問他為何會留下?卻說無從稽考了! 據考察這裏一帶共發現了十九個類似的石洞,由於分布頗廣,要看盡必須花費不少時間!遊過石洞,已近中午,我們須再乘坐小船至另一條村莊Kampung Berua(意謂「新村」),順道「醫肚」。新村同樣遍布稻田,稻田間卻多了水質澄明的池塘,大大小小,倒影四圍山色,景致更優美,這裏亦比早上的小漁村熱鬧,不少遊人聯群結隊在田間穿梭,拍照嬉戲! 我們隨導遊來到池塘側一家傳統高腳木屋,品嘗農家菜,這裏地下用作養家禽,樓上才是住屋,如此設計亦可避開蛇蟲及水浸等,是傳統的智慧設計。我們沿木梯登樓,男主人Bsao已為我們擺好餐桌,簡陋的桌椅,估計已是他們最體面的家具了。食物繼而送上桌,主菜是香煎河魚,其餘都是伴菜如花生醬煮雞絲、烚雞蛋及香料燉椰菜等,伴以白飯,由於印尼人習慣以手抓飯菜同吃,故伴菜都切成絲,以便進食,卻特意為我們預備了刀叉,非常體貼。飯菜簡單,味道其實也一般,卻有種久違了的鄉土風味,完了還有炸香蕉及炸豆包等作甜品,配一杯印尼咖啡,涼風由窗子吹進,讓人意外的感覺舒服。 吃過午飯,與Baso一家合照留念後,繼續行程。此時已不用再坐小船了,只須沿田間的阡陌路行即可,這對於走慣柏油路的城市人來說,或許是一種挑戰,泥路狹窄,既要提防別掉下池塘中,部分路段甚至斷裂開來,村民們只簡單以木板搭路,走在前面的友人一不小心,竟整條腿踏進泥濘中,非常狼狽! 如此小心翼翼走了約半小時,終於,眼前的石群形態逐漸豐富起來,傳說中的「Stone Garden」到了。整個約四萬三千公頃闊的奇石林區,以此為精華部分,千百年來的雨水化身作大自然的「雕刻刀」,為石灰岩雕琢出不同造型,高高矮矮,有的看來像駱駝,有的看來像張口大吼的雄獅,還有類似台灣野柳的女王頭等,倒影於湖水中,件件都是藝術品,只要想像力夠,都能看出趣味! 再深入石林中,除形象化的石灰岩塊外,還有喀斯特地形中典型的岩溝地貌,是雨水由石灰岩裂縫溶蝕鏤刻而成,一列列的整齊有序,形成一條岩石隧道,行走其中,感覺極震撼,難怪石林於2001年已被聯合國列作世界遺產,可謂實至名歸。不能錯過的還有石林的日落景色,更是美得沒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