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非小事 可致失眠 抑鬱
俗稱「風癩」或「風疹」的蕁麻疹十分常見,有研究指一生發病率高達20%。蕁麻疹大多「來去如風」,未必需要求醫,但如果情況嚴重,例如反覆發作,影響外觀和生活質素,就有必要作出診治,以免引起情緒病、睡眠窒息症或其他代謝疾病等。
皮膚科專科醫生陳厚毅表示,蕁麻疹可在身體各處出現像蚊叮的「膨疹」,形狀大小不一,並具遊走性,令人極痕癢;能夠在短時間內消退不留疤痕,但可突然重新出現,「如出現在皮膚深層組織或黏膜,就會形成『血管性水腫』,若發生在舌頭和喉嚨,或致呼吸困難。」
緊身衣物可誘發
蕁麻疹的誘發因素也不少,例如一些較緊身的衣物、情緒壓力、天氣冷或熱、某些食物或藥物、飲酒都有可能,若屬沒有特定誘因的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則可能與自體免疫機制有關。陳厚毅解釋,「患者血液中存在一些自體免疫抗體,會與肥大細胞的免疫球蛋白E受體結合,令肥大細胞釋放組織胺和炎症因子,於是皮膚組織腫脹、血管擴張而出現紅腫、痕癢徵狀。」
或致其他免疫疾病
雖然蕁麻疹不會直接影響身體健康,但仍大大影響患者生活,例如過往有調查指蕁麻疹痕癢程度是蚊叮的兩倍,83%人在晚間感到痕癢,62%人因而難以入睡。陳厚毅續指,「失眠嚴重的話可引發焦慮和抑鬱,這又會與睡眠質素互為影響;睡眠質素欠佳,亦會提高蕁麻疹風險達2倍,令病情更為反覆難愈。」另一方面,45%蕁麻疹未能受控的患者有中至高風險誘發睡眠窒息症;蕁麻疹患者也可能患上其他自體免疫病、過敏性疾病,癌症風險亦有所上升。
阻止活化肥大細胞
處理蕁麻疹一般會採用抗組織胺藥物,患者需要持續用藥,又或加大劑量,每天要服藥數次,惟研究發現即使將劑量提高至4倍,能夠有效控病的患者亦不足一半。新型治療則採用生物製劑奧馬珠單抗,可阻止自體免疫抗體與肥大細胞結合,避免往後的連鎖反應而紓緩症狀。研究指疹塊和痕癢程度都可減少七成以上,亦對八成患者有效,40%患者更可痊愈毋須再用藥。
病情改善八成
黃女士患上蕁麻疹問題已逾30年,初時情況並不嚴重,以為只是蚊咬、食物敏感。後來到即將生第二胎時,忽然病情變得嚴重,甫生產後即使用類固醇針控制,用藥個多月才得以紓緩。之後蕁麻疹反覆出現,每次維持一個月,期間蕁麻疹會在身上遊走,輪流出現,不勝其煩。黃女士表示,蕁麻疹造成失眠問題,亦為病情感到壓力,有時不自覺地抓損皮膚,夏天也要穿長袖衫來遮掩,大大影響工作和生活。她坦言口服藥療效甚微,只能等待自然好轉。現時正接受生物製劑治療第二個療程(一個療程6針),發作次數明顯減少,發作時風癩也比過往輕微,改善約八成。
原文刊登於 AM730 https://www.am730.com.hk/健康/蕁麻疹非小事-可致失眠-抑鬱/408253?utm_source=yahoorss&utm_medium=refer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