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挑戰兩公里 跑出健康增感情

親子一同練習跑步,增進彼此了解,又能強身健體。

(綜合報道)香港家長常陪子女「做功課」,卻鮮有陪伴他們一起做運動,Elsie知道,聖雅各褔群會即將舉辦「8公里慈善挑戰賽」,賽事分為成人賽及青年賽八公里,另有親子賽兩公里,以鼓勵家長以身作則,帶領孩子由基礎的跑步開始,慢慢培養運動習慣。家長亦可從運動的過程中,更了解孩子的個性,促進彼此的關係。 聖雅各福群會將於十月十一日舉辦「8公里慈善挑戰賽」,目的為聖雅各福群會慈惠計畫籌募經費,藉以協助本港弱勢群體,並填補現有社會服務不足,慈善計畫包括「眾膳坊食物銀行」、「助學改變未來」、「電器贈長者」、「惠澤社區藥房」等。賽事分為四個組別,包括親子二人賽、男女子個人賽、青年個人賽,以及隊制四人賽。 親子二人賽須完成全程兩公里賽事,歡迎四歲至十二歲兒童出賽。親子二人賽以全隊(即隊中所有參賽者)時間總和最短為勝。若有全隊時間總和相同的情況出現,則以全隊最後衝綫參賽者之時間較快一隊為勝。 Elsie也有意帶兒子參加親子賽事,希望培養孩子運動的習慣,但又擔心兒子跑兩公里會吃不消,Elsie找來聖雅各褔群會永嘉諾健體中心經理陳國雄傾過,「親子賽只跑兩公里,四至十二歲的兒童可以應付這距離。家長最好在賽前十二至十五星期開始準備,帶孩子每日輕鬆練習二十至三十分鐘,以急行、追逐跑、再進步至間歇式快跑慢行完成特定里數、或視乎孩子的情況可每次添加一些體能練習,最重要是家長跟孩子一同練習。」 他續說,「去年有家長為了勝出比賽,自己先跑到終點,以記錄一個較快時間,任由孩子一個人慢慢跑,雖然這做法可爭取到名次,卻失去親子的意義,家長應該跟孩子一起跑,並在旁鼓勵孩子,分擔他們的情緒。有些孩子會太累,索性蹲在地上不願走,這時候家長可以遞上清水,給孩子打打氣,家長給予孩子正面的回應,有助孩子忘卻疲勞,投入賽事,親子一同享受比賽的過程。」 現今是數碼年代,家長和子女一同玩平板電腦多於運動,又慣常跟子女進行靜止活動,譬如音樂、繪畫,久而久之,孩子甚少接觸戶外運動,亦忽視了運動對親子關係的幫助。 「不少父母經常叫孩子做事要有耐性、有毅力,但孩子不會知道是甚麼意思,親子一同恒常的練習,父母向子女展示『毅力』,亦可以留意孩子在運動中的表現,去年我就聽過家長的分享,他們發現小朋友平日做功課不情不願,但在跑道上,孩子出奇地有魄力,通過運動增進彼此的了解。」陳國雄稱。 家長陪同孩子練習時,亦要多加留意孩子的身體狀況,「每次練習後,家長在晚上要觀察孩子有否出現抽筋、驚醒、關節痛等異常情況,如果家長平日未有跑步的習慣,我建議他們參與跑會的講座,聽聽專業教練講解跑步的正確姿勢,譬如腰部和上肢擺動對跑步速度的影響,以及如何穩定上下和左右肢體,輕鬆跑出最佳成績。家長既要傳授正確跑步姿勢給孩子,也要留意孩子有否扁平足和足肘關節等問題,及早預防他們身體毛病。」 陳國雄強調,「其實成年人受傷的機會比小孩子更大,小孩子的筋骨柔軟,他們較少扭傷,反而成年人會因準備不足,又逞強練跑,導致關節扭傷,千萬不要勉強而為。不論大人小孩練跑時,謹記十五分鐘補充水分,減低中暑等風險。」 Elsie知道,不少家長都很想子女「贏在起跑綫」,陳國雄提醒家長,切忌把自己當成「教練」,在練習過程中,避免批判和比較,讓孩子建立自信,「小朋友不像大人般『捱得』,他們的集中力比成年人弱,一般只有三十至四十五分鐘的集中力,家長可以嘗試讓孩子分段式練習,孩子每練習十分鐘,便休息一會兒,亦可在跑步中加入小遊戲,譬如追逐跑,大人先讓小朋友跑五十米,假如小朋友輸了,可以體能練習作為小懲罰,減低練習的沉悶感覺,親子賽的意義不在『名次』,而是希望小孩子先試養成跑步習慣,由基礎的跑步開始,慢慢投入運動之中。」 Elsie提提大家,聖雅各福群會舉辦的「8公里慈善挑戰賽」截止報名日期為九月十三日,比賽的路綫由白石角海濱長廊公園出發,經吐露港公園折返,終點白石角海濱長廊公園,全程8公里,詳情可瀏覽http://society.sjs.org.hk/GoRun2015/Default.aspx。 若有任何家長關心的話題,歡迎報料。傳真:2798 2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