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蚊叮致病替代DEET他選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綜合本港衞生部門預測,今冬仍會有登革熱個案,且有可能成為風土病,加上各地尤其東南亞相繼有大、小規模的寨卡疾病及登革熱症爆發,有需要時確要塗用防蚊產品,不過很多人都對最具成效的含避蚊胺(DEET)製品有不適反應。專家指如真的受不了,亦可以有其他選擇。 文:衞兒 部分圖片:星島圖片庫 甲基壬基酮較安全 現時衞生署呼籲前往高危蚊患地區,應使用含避蚊胺(DEET)產品防蚊,至於曾赴爆發寨卡疫區人士,尤其孕婦及計畫懷孕者,返港後至少二十一天均應使用含DEET成分的驅蚊劑。而與寨卡病患者處於共同社區者,亦有需要應用,以防被蚊叮傳播病毒。不過,眾所周知DEET氣味濃烈,加上是化學成分,對於孕婦、胎兒及發育中兒童會否有不良副作用? 「DEET有一個嚴重問題要留意是它具刺激性,易使眼睛腫痛及令人頭痛,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雖暫未發現DEET對孕婦會帶來嚴重影響或可致畸胎,不過仍建議應以低濃度、別過於頻密使用,以及過後如無需要便盡快進行清洗為安全應用守則。」皮膚科專科醫生陳厚毅(見圖)稱。 陳醫生又表示,除了DEET外,其實亦可選用以天然成分製成的驅蚊劑,過往不少調查顯示,這些天然成分製品的功效不及DEET,而且成效有點過於誇大,令消費者無所適從。不過,據外國最新相關大型研究確定,萃取自番茄的天然物質甲基壬基酮(IBI-246),證實能干擾蚊蟲辨認人體釋放的二氧化碳,達到驅蚊效果。甲基壬基酮被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列為第四類有毒化合物,即幾乎無毒,性質安全溫和,部分市面上含IBI-246的驅蚊產品會將此成分標示為「野紅茄提取物」。 別直接噴用 陳醫生強調,如要使用驅蚊產品,尤其是含DEET等易致敏的噴劑,最好別直接噴用,給孩童應用時,成人應先將之噴於手部後才塗於小朋友皮膚,以防於噴發時他們從口及鼻吸入噴劑,以及可避免誤入眼睛。成人特別是呼吸道敏感者亦須留意,小心吸入氣管而誘發過敏反應。 衞生防護中心建議成人和兒童使用避蚊胺的濃度,不應超過35%及10%。加拿大健康局指引為六個月以下嬰兒不應使用,六至二十四個月大的每日最多用含避蚊胺少於10%的產品一次,二至十二歲兒童每日最多使用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