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音樂會眾 學習欣賞與分享

【晴報專訊】香港學童都學音樂,而坊間每年大大小小的比賽充斥,但少有讓年輕演奏者單純分享交流的機會。香港電台的「Yes I Can!音樂廳」計劃,為中小學生提供一個演奏平台,讓他們以音樂面對公眾。 香港電台舉辦「樂壇新秀」多年,不少年輕人藉此確認在音樂上作專業發展,而過往曾獲選的新秀,更有不少已成為知名音樂家。香港電台第四台節目總監蕭樹勝指出,作為公營廣播電台,有責任讓古典音樂與年輕人接軌。「樂壇新秀參加者需參與的項目較廣,他們要參與電台、電視的製作、要出CD,而今年首次舉辦的『Yes I Can!音樂廳』,則是以中小學生為對象,提供演出平台,鼓勵年輕人在音樂中成長。」 蕭樹勝強調,音樂並非只為比賽、考級,最重要是欣賞及分享,香港有不少有潛質的學生,能夠表達自己內心的音樂世界,只是少有空間讓也們發揮。計劃構思時是要給予愛好音樂的青少年演出機會,演奏曲目只要達到六級或以上便可參與。 矢志當女高音 他笑言:「坊間不少有心的音樂老師,也會為學生舉行音樂會,卻未必人人看重,也有演出者在演奏完自己的部分便離場,其實這是本末倒置,音樂值得分享,也要學習分享,而透過廣播平台來演出,把美好的音樂帶給別人,也讓參加者豐富自己的人生。」 就讀聖保祿學校的十歲李芷欣,四歲開始學唱歌,五歲考獲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四級聲樂,今年十月將參與八級聲樂考試。媽媽李太笑言,芷欣小時候很害羞,因此盡量給予機會讓她站在台上,不時參加朗誦、唱歌等比賽;其後更找到一位好老師,奠定聲樂之路。芷欣說:「錄音當天聽到師姐唱歌,令我想起自己的夢想,要成為女高音。」 芷欣的爸爸喜歡古典音樂,自小耳濡目染下,她有空便會上網看歌劇片段,更會跟着練習。「現時正為八級考試努力,每天做完功課便唱一小時以上,練聲、練氣、唱八級的歌,再唱歌劇。」她自言喜歡在台上演出,除了在學校表演,聲樂老師每年搞音樂會也有表演機會,而學習朗誦、鋼琴等,對唱歌也有幫助。 要芷欣介紹她喜歡的歌劇,她推介《荷夫曼的故事》,這是奧芬巴赫的歌劇,講述荷夫曼的戀愛經歷,他迷戀上機械娃娃,芷欣小時候便曾在師姐的演出中,為機械娃娃上鏈。「那時雖然未有機會唱,但能參與其中已很興奮。」歌劇也令芷欣增加對語言的興趣及能力,「數年間接觸了拉丁文、德文、意大利文的樂曲,由聽音開始,再慢慢理解歌詞,過程很有趣!」 讓人認識豎琴 豎琴可說是較冷門的樂器,就讀九龍塘宣道小學、12歲的唐心媛第一種學習的樂器是鋼琴,並取得四級資格,至六歲時,所讀小學要求每位學生學習至少一種樂器,由於媽媽鍾愛豎琴琴音優美,便鼓勵心媛學習豎琴。 唐爸爸直言,當時教授豎琴的老師不多,機緣巧合下,在心媛升小一前找到老師,現已取得八級資格,並考獲很好的成績。他不諱言豎琴比賽及表演機會不多,甚至校際音樂節也沒有相關項目,練習也是只靠恆心及自訂目標,他也期望有多些比賽可作磨練。 心媛稱由五至八級的學習階段最困難,但每天會主動練琴一小時。「這次有機會透過廣播演出,錄音過程順利,也希望能有多些人認識這樂器。」 撰文:李越樺 部分圖片:受訪者提供 編輯:余佩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