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店難做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一位戲劇工作者告訴我,早年到美國旅遊時,曾在紐約一家專售戲劇類書籍的書店,興之所至地購買剛看過舞台劇的劇本。 我問他,既然香港有不少戲劇工作者、愛好者,如果辦一家這樣的書店,是否做得來?他笑着搖頭,指顧客群太小,而且網絡書店也能代勞,除非書店有其他業務,如Café,或索性設立一個小型劇場空間,定期舉辦表演活動,那就有可能成事。但對話大概只屬紙上談兵,因為心知肚明,沒有人願意沾手這種蝕本居多的生意。 香港是一個很奇怪的城市,你說沒有人關心藝文活動,又倒不是,但許多已幾乎是獨家經營的店鋪,好像曾是文藝青年必到的銅鑼灣阿麥書房,或再早一點,位處灣仔、以電影為主題的POV壹角度書店,都因各種原因而做不來,今天仍然艱苦撐下來的特色書店,如kubrick、序言書室、北角森記圖書公司、樂文書店等等,真的要好好珍惜了。 戲劇工作者朋友的回應,說明了一些道理,在香港只零售冷門書籍,是行不通的,我認識不少書商,就兼顧批發的業務,甚至以批發賺取主要盈利,以填補零售生意的虧蝕,於是書店成了展示廳和貨倉,空間用途不是讀者所見的店鋪那麼簡單。 文:黃子翔 (jan.wong@singtaonewscorp.com) (一席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