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奧斯卡|為什麼《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從未贏得奧斯卡金像獎?

飾演哈利波特的丹尼爾·域卡夫大(Daniel Radcliffe)大抵在唸咒:「奧斯卡,速速前!」(來源:華納兄弟)
飾演哈利波特的丹尼爾·域卡夫大(Daniel Radcliffe)大抵在唸咒:「奧斯卡,速速前!」(來源:華納兄弟)

【轉載文章|文:Ben Falk】《哈利波特》系列電影是史上第二大電影系列,深受全球數百萬人的喜愛。儘管該系列八部電影共榮獲 12 項奧斯卡金像獎提名,但《哈利波特》系列從未贏得任何獎項。

【Yahoo專頁】奧斯卡金像奬焦點

幸好,「魔法世界」終於在 2017 年獲得了奧斯卡組委會的認可,《哈利波特》番外篇《怪獸與牠們的產地》打破了魔咒,由歌蓮·艾活(Colleen Atwood)贏得了最佳服裝設計獎。然而 2018 年的續作《怪獸與葛林戴華德之罪》可沒如此好運,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中「食白果」。

為什麼過往如此成功的《哈利波特》正傳電影從未斬獲奧斯卡獎項?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從未贏得奧斯卡金像獎原因1. 兒童向電影

丹尼爾·域卡夫(Daniel Radcliffe)首次出演哈利波特角色(來源:華納兄弟)
丹尼爾·域卡夫(Daniel Radcliffe)首次出演哈利波特角色(來源:華納兄弟)

儘管票房顯示該系列吸引了很多 14 歲以上的觀眾,但人們仍認為這是一部合家歡電影,與真人版卡通片沒太大分別。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哈利波特》的確是兒童向電影。儘管該系列後期的格調變得越來越黑暗,但這個傳奇故事仍是荷里活所謂的「四象限」熱賣鉅作。除了四象限中的成年人之外,這類電影還專門把目標觀眾鎖定為較年輕的兒童。

「四象限」電影很少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獲得任何榮譽。 畢竟組委會為這類合家歡電影設立了一個專門的獎項: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片。

2016 年的 《星球大戰:原力覺醒》 亦受到相同打擊(諷刺的是,《星球大戰》系列的第一部電影在 1978 年贏得六項奧斯卡金像獎);而大家則普遍認為《魔戒》擁有足夠的成年人元素,因此更值得獲獎。

《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從未贏得奧斯卡金像獎原因2. 演員演技平平

奧斯卡影帝加利·奧文(Gary Oldman)在《哈利波特:阿茲卡班的逃犯》中飾演天狼星·布萊克(來源:華納兄弟)
奧斯卡影帝加利·奧文(Gary Oldman)在《哈利波特:阿茲卡班的逃犯》中飾演天狼星·布萊克(來源:華納兄弟)

回顧該系列電影,參演的傑出(和屢獲殊榮的)演員數量多如繁星。愛瑪·湯遜(Emma Thompson)、占·布勞德本特(Jim Broadbent)、瑪姬·史密芙(Maggie Smith)和茱莉·姬絲蒂(Julie Christie)均為奧斯卡金像獎得主,而海倫娜·寶咸·卡特(Helena Bonham Carter)、尊·赫(John Hurt)、賴夫·費恩斯(Ralph Fiennes)、美蘭達·理察遜(Miranda Richardson)、伊美黛·史道頓(Imelda Staunton)、李察·哈里斯(Richard Harris)、茱莉·華達絲(Julie Walters)和加利·奧文(Gary Oldman)都曾獲得提名。另外甚至還有簡尼夫·班納(Kenneth Branagh)、米高·甘邦(Michael Gambon)和阿倫·力文(Alan Rickman)等傳奇演員。

不過,他們在《哈利波特》中的演出並沒有為他們贏得任何獎項,這可能與他們角色的質素和/或分量有關(儘管我們認為阿倫·力文(Alan Rickman)在最後一部電影中的表現值得嘉獎)。而更大的原因在於,奧斯卡評委認為這類電影主要依靠特效技術,演員只是各種動作套路的配襯品。

各童星的演出則加深了這種印象,他們在該系列大部分電影中的表現最多只能說是不俗。 當故事主線的演員交出這種水平的演技,或許的確很難說服奧斯卡評委向他們頒發任何獎項(無論是什麼獎)。

《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從未贏得奧斯卡金像獎原因3. 早期 CGI 略顯簡陋

自第一部《哈利波特》電影問世以來,視覺特效經過了迅速發展(來源:華納兄弟)
自第一部《哈利波特》電影問世以來,視覺特效經過了迅速發展(來源:華納兄弟)

沒錯,《哈利波特:阿茲卡班的逃犯》和同系列的倒數第二部電影《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1》均曾獲最佳視覺效果獎提名。

但回想首兩部電影,事情就沒有那麼美好了。特效技術通常是這類電影在奧斯卡金像獎評委眼中脫穎而出的重要因素,如果《哈利波特》系列從首部電影起就製作了出色特效,便很大機會在最後一部作品憑藉劇組一直以來所投放的心力而勇奪奧斯卡金像獎最佳視覺效果獎,這確實是非常可惜。

你只需看看《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中的山怪(上圖),便可得知儘管有數百萬美元的預算,但該電影的 CGI 仍平平無奇。

奎若教授腦後的佛地魔和半人馬翡冷翠的特效也不堪入目,這兩個場景可以說至今仍飽受詬病。幸好,多比出場時該劇組製作的特效技術已大有改善。

《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從未贏得奧斯卡金像獎原因4. 平庸的導演

 2011 年 7 月 11 日在紐約市林肯中心的艾弗里·費雪音樂廳出席《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 2》的紐約首映禮。(攝影:Stephen Lovekin/Getty Images)
2011 年 7 月 11 日在紐約市林肯中心的艾弗里·費雪音樂廳出席《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 2》的紐約首映禮。(攝影:Stephen Lovekin/Getty Images)

儘管奧斯卡評委永遠不會承認,但他們喜歡與名人自拍。這就是為什麼當鮮為人知的英國電視導演大衛·葉斯(David Yates)從第五部電影開始接手該系列時,他們會頓感失望。

基斯·哥倫布(Chris Columbus)雖然小有名氣,但他的電影總是差強人意;米克·紐維爾(Mike Newell)(《哈利波特:火盃的考驗》的導演)寂寂無名;墨西哥導演艾方素·柯朗(Alfonso Cuarón)則是一位高口碑低票房的導演,雖然拍攝過廣受好評的《衰仔失樂園》,但當時的他尚未憑藉《引力邊緣》獲得奧斯卡金像獎,一躍成為荷里活巨星,或於今年帶領《羅馬》與眾多佳作一爭高下。

將上述導演與史提芬·史匹堡(Steven Spielberg)、彼德·積遜(Peter Jackson)和占士·金馬倫(James Cameron)相比(他們都是極其成功的奧斯卡級別導演),我們便可以理解為什麼奧斯卡組委會認為《哈利波特》系列未達到獲獎標準。

電影《雨果的巴黎奇幻歷險》就是一個完美的例子,該部水準平平的電影講述了一個少年的冒險故事,由高口碑低票房的馬田·史高西斯(Martin Scorsese)執導,出人意表的是這部電影獲得 11 項奧斯卡提名(最終贏得 5 項)。但同年的最後一部《哈利波特》電影在技術上同樣出色,而且更受大眾歡迎,但卻顆粒無收。

【Yahoo專頁】奧斯卡金像奬焦點

《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從未贏得奧斯卡金像獎原因5. 賣座猛片

丹尼爾·域卡夫(Daniel Radcliffe )近日表示《哈利波特》重製是大勢所趨(來源:華納兄弟)
丹尼爾·域卡夫(Daniel Radcliffe )近日表示《哈利波特》重製是大勢所趨(來源:華納兄弟)

2016 年的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得主《焦點追擊》迄今為止只錄得 5800 萬英鎊票房,是史上票房最差的奧斯卡得獎作品之一。 《被奪走的12年》、《飛鳥俠》和《星光夢裏人》均榮獲奧斯卡金像獎,但票房都較為慘淡。

雖然此類電影獲獎通常導致觀眾數量減少(觀看奧斯卡電視轉播的人數目前大幅下降),從而引發頒獎典禮廣播商的不滿,但最佳影片獲獎作品往往不是賣座的商業大片。受此因素影響,《哈利波特》系列電影馬上處於劣勢。

凡事也有例外,例如《鐵達尼號》和《阿凡達》就是當中的佼佼者。 要做到高口碑和好票房兼收,便要達成以下條件: a) 參與一場精彩的頒獎活動,以及 b) 贏得獎項,讓大家認為會令人大失所望的爛片搖身一變成為經典鉅作;和/或革新電影形式,並大膽嘗試史無前例的原創要素(不論電影本身實際上有多精彩)。

相較之下,《哈利波特》系列,尤其是最後的幾部電影只能做到一貫的娛樂性豐富、特效精湛,以及具備眾多精彩演出場面。 在 8 部電影中僅僅維持這種水平的質素就必定能贏取一兩座奧斯卡金像獎嗎?

============

奧斯卡相關內容:

【新聞專題】奧斯卡金像奬焦點

奧斯卡|你對金像獎認識有多少?10條問題挑戰冷知識!

為什麼《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從未贏得奧斯卡金像獎?

立即下載Yahoo APP

【香港用戶獨家禮遇】好想睇戲?密切留意最新奬賞,將會不定期推出電影換票証及影視平台禮品卡,免費請你睇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