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宮推唐宋書畫展最終回 展出10件國寶名作1個月

【on.cc東網專訊】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開放公眾近2個月後,博物館昨日(7日)起1個月展出「國之瑰寶——故宮博物院藏晉唐宋元書畫」最後一期、共10件國寶級中國書畫經典名作,包括有傳為東晉繪畫名家顧愷之(346至407)的千古名作《洛神賦全圖》(南宋摹本)、南宋畫家李迪(活躍於十二世紀)罕見的巨幅精品《楓鷹雉雞圖》,以及南宋宮廷畫家李嵩(1166至1243)的《錢塘觀潮圖》等,展品於展期完結後將送回故宮博物院在庫房「休眠」至少3年,期間不能展出。博物館則於11月上旬展出來自歐洲列支敦士登王室的藝術珍藏。

灰暗的展廳掛上一張張黃色的書畫,於白色的射燈下展示絲絲細節,其中《洛神賦全圖》南宋摹本首日展於港人眼前,便吸引眾多觀展人士包圍,於舉機拍攝。西九文化區說在傳世多卷《洛神賦圖》中,是此展覽的牌版本尤為豐富完備,畫家以連續的構圖,描繪了主人公與洛神從邂逅到分離的多幕場景,其中洛神「或採明珠,或拾翠羽」等情節更能體現原賦面貌。而《楓鷹雉雞圖》則體現出兩宋禽鳥畫的時代風格,又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徵。以鷹捕捉獵物為主題的繪畫至遲於唐朝已可得見,此畫側重細緻地表現錦雞拔足飛奔的瞬間動態,又運作勾、皴、染等多種技法,刻畫工縝,敷色輕淡古雅。全畫寬逾兩米,原來可能用作屏風裝飾。

至於《錢塘觀潮圖》為現存最早展現錢塘江漲潮盛景的畫卷之一,畫家以即景寫實的手法、俯瞰式構圖,刻畫漲潮時波濤漸起及船隻緊急歸岸的情景。此畫還體現了香港在保護國寶書畫方面所做出的重要貢獻,講述了香港與故宮博物院之間的動人故事。此畫於1950年代由國家成立、負責營救國家珍貴文物的「香港秘密收購文物小組」在香港回購,後入藏故宮博物院。

【更多即時新聞詳情請上東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