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子也能作畫?

【星島日報報道】在今天,繪畫已然是一項毋須紙筆即能完成的藝術創作。不信?去看看藝術家Peter Bhnisch正在栢林當代藝術館舉行的展覽吧。 展覽取名《肖像》(《Portraits》),展品盡是尺寸相同、情態各異的人物頭像作品。生於1977年的Bhnisch,少年時代正趕上東德與西德統一,不同意識形態與藝文語彙在同一個空間中交糅或衝撞。他偏愛繪畫,尤其熱衷以油彩、蠟筆、水彩、砂石及木料等不同媒介作畫。這背後的探索精神,想來是受到過往二十多年栢林乃至整個德國當代藝術多元蓬勃景狀的影響。 Bhnisch的作品很有些抽象甚至極簡主義的味道。他先是將不同顏色的細砂鋪在畫布上,然後用手指或某種尖細的工具在那一層細砂上勾畫出 條。有時是淑女優雅的側臉,有時是鬈髮長鬚的中年男子,寥寥數筆,卻生動傳神。 藝術家以砂石為媒介作畫,顯然是想挑戰繪畫以紙筆創作的習約俗成。而用手指等在均勻灑滿砂粒的木板上作畫,其呈現出的效果,也很有些立體的、雕塑般的意味。傳統油畫或水彩作品的扁平樣態被打破,在繪畫與雕塑的邊界愈發模糊的當下,Bhnisch這些立體砂畫無疑是極其應景的作品。 展覽另一個吸引我的地方,在於畫作的幽默意味。那幅名為《ELISABETH KUBLER-ROSS》的紅色畫作,遠看畫中明明是一隻八爪魚,近看才發覺那是一位鬈髮戴眼鏡的姑娘,神態有些木訥,像是剛剛從課本里的枯燥數學公式中逃離出來。還有那幅深藍色的《RABIA VON BASRA》,遠看像是蝌蚪或是五 譜中的低音譜號,細看時才發覺那是一位神情迷離的長髮女子。藝術家對於繪畫符號(點、 、面)的運用 實精道,以至於這些看似簡單的用筆,在他的作品中,竟呈現出如此多元、幽默且富想像力的樣態。 看了這些童趣率真的作品,你會否也像我一樣心癢難耐,忍不住找些彩砂來小試身手呢?文:李夢 圖:栢林當代藝術館 Peter Bohnisch畫作《ELISABETH KUBLER-ROSS》。 Peter Bohnisch畫作《RABIA VON BASRA》。 夢遊世界 李夢,女,雙子座,神經大條,不可救藥的美食與古典音樂愛好者。大眾傳播及藝術史雙碩士,專欄及藝評文章散見於北京、香港和多倫多等地報刊及網站。 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