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任兩周年|蔡若蓮:唱國歌聲線反映情感 攜子女北上可了解國情

上任兩周年|蔡若蓮:唱國歌聲線反映情感 攜子女北上可了解國情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希望配合國慶組織具規模活動,包括聯校慶祝活動及傳承中華文化傳統的比賽。蔡若蓮認為,教授中華文化及舉辦相關活動,可以連繫國民教育。

蔡若蓮接受本台《上任兩周年》系列專訪時談及,身為中國人認識中華文化很重要,部分中國人的價值觀是西方沒有。她舉例,讀《燕詩》可以明白「孝道」,而「孝」字難以翻譯成西方語言,因為西方人沒有這個價值觀。

早前教育局網頁上載首批學校外評報告總結章節,提及有學生唱國歌時聲線較細弱,蔡若蓮指出,唱歌的聲線反映情感及投入度,上音樂課時老師亦會要求同學唱歌大聲一點,是很正常的建議。她認為當局提醒學生在儀式上要投入,相信學校亦不會感到壓力。

疫情後市民「北上」成為熱潮,蔡若蓮說,期望市民留港消費的同時,亦鼓勵家長多帶子女到內地體驗,真實立體了解國家發展,不單靠看報紙認識國家而產生誤解。

香港往來北京及上海的動卧列車近日開通,蔡若蓮說,乘高鐵到這兩個地方是非常難得的體驗,相信教育局會積極探索乘坐動卧列車到內地考察方案。她又分享自己大學時代,亦曾經乘坐30多小時火車到北京,說與同學外遊是難忘經歷,由南到北的火車旅程亦體會到國家之大,沿途風景及氣候溫差可以相差很多,這並非乘搭飛機可以體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