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遺產宇治平等院——國寶密集

星島日報相片

【星島日報報道】京都旅遊名城宇治(Uji),除是日本著名茶鄉,也是個世界遺產之城,境內的世界遺產除有宇治上神社,還有今天的主角平等院(Byodoin)。有近千年歷史、以漂亮的鳳凰堂馳名的平等院,更是日本國寶最密集的地方,喜愛藝術及建築的朋友,總會逛得樂在其中。 許多到訪宇治的旅客,都是衝着平等院而來,這家早在1994年便跟京都境內其餘十六座古雅建築同被列為世界遺產的寺院,向以環境及建築優美,以及國寶眾多見稱,難怪一年四季,訪客都是絡繹不絕。 由JR或京阪電車宇治站信步可達的平等院,始建於日本平安時代末期的1052年,至今已有接近一千年歷史。平等院是時任關白(丞相)官職的藤原賴通以父親藤原道長傳下的宅邸改建而成的寺院,可說是當年東瀛貴族對追尋極樂淨土的一種體現,取名為平等院,更是寓意佛祖對眾生的救贖是平等無私的,所以時至今日,雖說在境內可找到淨土宗的淨土院及天台宗的最勝院,可是平等院仍然是家不從屬於任何宗派的獨立寺院。 目前平等院內,除有上述的淨土院及最勝院,還有鳳凰堂、鳳翔館、羅漢堂、不動堂、觀音堂、六角堂、大書院及養林庵書院等多幢建築物,當中最負盛名的便是鳳凰堂。位列日本國寶、正名為阿彌陀堂的鳳凰堂,是藤原賴通在1053年建成的,朝東而建的鳳凰堂,配合左右迴廊及尾廊等合共四幢建築物,南北長約四十七米、東西寬約三十五米、高約十三點五米,整體建築漂亮之餘,也是日本現存最古老的木構建築之一,以及目前唯一能夠保存下來的藤原攝關時代的珍貴建築。 鳳凰堂的最大特色是建在池中島上,宛如浮於極樂寶池的宮殿。堂內中央端坐着一尊高一丈六的金色木雕阿彌陀如來佛像,配以牆壁及門上的九品來迎圖、佛像背後牆壁上的極樂淨土圖,以及懸在矮牆的雲中供養菩薩木雕,莊嚴神聖,當中的阿彌陀如來佛像、五十二尊雲中供養菩薩像、十四幅扉繪壁畫、有大型八花鏡的中央天蓋,以及在鳳凰堂中堂屋脊南北兩端的一對鳳凰雕像(目前「真身」放在鳳翔館供人觀賞),悉數均為日本國寶,再配合平等院內還有一口位列日本三大名鐘之一的巨大梵鐘,令平等院成為日本國寶最密集的地方。另因鳳凰堂的建築深入民心,除給日本政府選中成為10日圓硬幣的圖案,另在1萬日圓紙幣上面,同樣以鳳凰作為裝飾呢! 置身平等院,除可細賞一眾古雅建築,以及在其漂亮庭園賞到紫藤、杜鵑、水蓮及紅葉等不同花色,更別忘進到博物館鳳翔館逛逛。為着好好保存一眾國寶文物,平等院早在1965年便建成寶物館收藏鳳凰、梵鐘及雲中供養菩薩像,更在2001年建起更漂亮的鳳翔館取而代之,只可惜鳳翔館內不能拍照及攝錄,沒法在此跟大家透過圖像形式分享我在館內看到的國寶文物,只是現場所見,一眾文物盡是雕刻精緻、神聖莊嚴,在此逛一圈,準能體驗到洗滌心靈的效果。 位於京都宇治的平等院是極受遊客歡迎的世界遺產景點。

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