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學者「垃圾DNA」推算動物進化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科學家通常會用蛋白質或其基因,來揭示生物體之間的關係,其餘的DNA會被視為沒有功能的「垃圾DNA」。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助理教授許浩霖與研究小組,最近成功利用「垃圾DNA」,推算人類與其近親品種的演化歷史。人類的最近親為黑猩猩,其次順序是大猩猩、婆羅洲猩猩和普通獼猴。研究成果最近亦發表在著名生物學期刊《英國皇家學會學報》。 人體細胞內通常含有二十三對染色體,當中只有百分之一至三的DNA,也就是所謂的「基因」,可組成蛋白質,決定細胞的結構。近年科學界正迅速改變對「垃圾DNA」的觀念,並發現大多數的DNA會轉譯成非蛋白質編碼RNA。非蛋白質編碼RNA主要負責調控基因的表達,其中一種被命名為小分子RNA(microRNA)。 中大生命科學學院助理教授許浩霖是microRNA的專家之一,他與團隊發現圍繞小分子RNA的DNA,原來並不是「垃圾」。他們首先比較人類及黑猩猩、大猩猩、婆羅洲猩猩、普通獼猴的相關DNA,並成功推算人類與其近親品種的演化歷史,發現人類的最近親為黑猩猩,其次順序是大猩猩、婆羅洲猩猩和普通獼猴。 他們還利用這種新方法成功了解其他物種之間的關係,如昆蟲(甲蟲及世界各洲果蠅)及蟲等,研究成果更發表在著名生物學期刊《英國皇家學會學報》。許浩霖表示,利用這些DNA認識生物關係僅僅是個開始,探索及了解它們如何在身體內發揮作用才是極之重要,這對不同領域的研究都非常有用,如增加水產養殖、農業生產、防治蟲害,以及疾病治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