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路路暢通車流少 3隧收費有望下調

3條過海隧道最快今年8月起調整收費。
3條過海隧道最快今年8月起調整收費。

為解決過海隧道長期擠塞,「三隧分流」新收費方案最快8月起分階段推行。運輸署署長羅淑佩表示,3條過海隧道車流量已飽和,前年錄得的每小時最高車流是3隧設計流量總和的126%,調整收費不能夠只分流而不減少車流量。至於當局在第二階段「不同時段收費」時預留一手,可每半年微調一次繁忙時段收費。她指,若屆時「路路暢通」,隧道費有望下調。

「三隧分流」草案上周已提交立法會首讀及二讀。羅淑佩昨表示,有市民提出應大幅下調收費,甚至建議免費過海,她認為可能會造成反效果。根據海外和內地經驗,或令平日不駕車過海的人,改為駕車出行,相信這並非市民所樂見。至於新方案下西隧收費將下調,但仍較東隧及紅隧貴,目的為減少新界西北居民駕車過海。

羅淑佩又稱,當時機成熟時,政府將盡快實施第二階段「不同時段收費」,倘屆時繁忙時段能有效壓抑車流量,市民出行習慣改變,如願意改搭公共交通工具,3隧「路路暢通」時繁忙時間收費仍有調整空間。她又相信,屆時3條過海隧道附近的不過海車龍,如中環、灣仔及銅鑼灣等地點,擠塞問題亦得以紓緩。當局會在方案實施一定時間後,觀察交通情況,再決定是否進一步實施電子道路收費計劃。

逾60萬輛車已領取「易通行」

另外,「易通行」不停車繳費服務原本今年2月底在青沙公路試行,但因運輸署前期準備不足而延期至5月7日起實施。羅淑佩交代計劃最新情況,指現時全港七成半車輛、即超過60萬輛車,已領取「易通行」車貼,當中六成已開設帳戶。

她稱,理解港人工作繁忙,即使有宣傳亦未必留意,未到實施日都不感到切身。運輸署未來會加緊宣傳和便利市民,重申「易通行」計劃不會再次延期。

據運輸署早前公布,政府計劃今年8月初收回西隧專營權時實施「三隧分流」,率先調整3條過海隧道私家車收費,西隧由現時75元減至60元;紅隧、東隧則分別加10元及5元,劃一收30元,的士則劃一收費25元。第二階段「不同時段收費」亦打算今年內實行,屆時平日將設兩個繁忙時段,即早上7時半至10時15分,以及下午4時半至7時,紅隧、東隧收費增至40元,西隧則維持60元;非繁忙時段即晚上7時至翌日早上7時半,3隧則劃一降至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