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調查指青年閱讀量少及依賴網路語言與表情包等導致「詞窮」

內地調查指青年閱讀量少及依賴網路語言與表情包等導致「詞窮」

有內地媒體早前一項調查顯示,超過一半的受訪青年承認自己語言文字表達能力下降。有學生估計「詞窮」其中一個原因,是長時間專注社交媒體,亦有高中生提到經常利用電腦或手機「關聯字」功能,令自己更容易執筆忘字。有學生認為在疫情期間較少與他人接觸,影響表達能力。

「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本年初訪問1300多名青年,超過5成3受訪者感覺近年自己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下降。對於「詞窮」的主要原因,過半人認為與閱讀量少和依賴網路語言及表情包有關;4成7人認為是由於面對面的溝通交流變少;超過3成人認為快節奏生活令人難以思考。

在深圳一間教育培訓機構校長周劍鋒表示,不少學生的詞彙量不足,舉例指學生讚揚景色時,只會用美麗、漂亮等詞語。他又提到不少年輕人用網絡用語作日常溝通,認為過度使用網絡用語不利提升文字表達水平。

本身是教育學者的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認為,年輕人應該改變經常使用電子產品的習慣,增加與其他人面對面接觸,建立閱讀習慣,培養書面及口語表達能力。若「詞窮」現象持續,會對社會產生負面影響,各方應正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