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身標明挪威直送 日貨暫不上架

有售賣海產的超市,在魚生包裝貼上產自挪威的標籤。(林彥汛攝)
有售賣海產的超市,在魚生包裝貼上產自挪威的標籤。(林彥汛攝)

【本報訊】日本在昨日中午開始將核污水排放入海,港府就由昨日起,禁止來自日本10個都縣的水產品進口。本港銷售海產食品的超市及食肆,都以各種形式應對轉變,當中有超市在貨架和包裝標明海產來源地,例如三文魚刺身膠盒上貼有「挪威直送」標籤,亦有標明「豐洲市場即日空運到港」的日式超市,至昨午仍未將刺身及壽司上架。有食肆負責人指生意額跌幅大至五成,昨晚訂座人數所餘無幾。

業界料生意挫五成

本報記者昨到銅鑼灣一間日式百貨超市視察,發現並非全部刺身或壽司均有列明產地,只有小量產品有列明產地,而個別產品則同時貼上「挪威產」和「日本產」標籤。記者曾向職員查詢標籤意思,以及是否因應禁令而貼,惟未獲回應。而職員亦未逐一介紹各刺身入口來源地,但強調是根據食安中心的規定入貨。至於另一間原本標明水產是「豐洲市場即日空運到港」的日式超市,到了接近中午時分,仍未將刺身及壽司上架,店員指仍在處理來貨。

經營日式餐廳的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董陳強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由日本政府宣布將核污水排海開始,餐廳生意已下跌一至兩成,最近跌幅擴大至最多五成,慨嘆今晚訂座人數更所剩無幾。他指業界昨日與政府開會,商討設立食材認證制度,建議經認可渠道取貨的供應商或餐廳持份者,可在店舖貼出由當局發出的認證標誌。他形容現時日式餐廳業界已急在燃眉,無論政府採取甚麼措施,業界都會盡量配合,指愈快推出認證制度愈好,期望在一個月內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