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智鵬指大學學費每月僅加 200 至 300 元 同學「做兩三個鐘(兼職)都做咗番嚟」

劉智鵬指大學學費每月僅加 200 至 300 元 同學「做兩三個鐘(兼職)都做咗番嚟」
劉智鵬指大學學費每月僅加 200 至 300 元 同學「做兩三個鐘(兼職)都做咗番嚟」

【獨媒報導】政府將增加學費,明年起加 5% 至 9%。選委界立法會議員、嶺大協理副校長劉智鵬在港台節目表示加幅溫和,每年加價 2,000 至 3,000 元,即每月「僅」加 200 至 300 元。他指校園學生兼職最低時薪為 60 至 65 元,同學「做兩三個鐘都做咗番嚟,我覺得唔係一個好大嘅問題。」

劉智鵬:一直推廣學生讀書及工作間互補

劉智鵬續稱,「每個月二三百蚊,我就真係唔係好相信香港咁嘅社會,或者大學咁嘅體制底下,某部分嘅學生佢需要俾多二三百蚊呢,就係一個好大嘅負擔。」他指「我哋都推廣呢,希望啲學生讀書嘅時候,都可以喺校園裡面(有償)服務」,令讀書及工作之間有互補互助,「兩樣都學到」。

選委界立法會議員、嶺大協理副校長劉智鵬認為加價 2,000 至 3,000 元溫和,每月為 200 至 300 元。他指校園學生兼職最低時薪為 60 至 65 元,同學「做兩三個鐘都做咗番嚟,我覺得唔係一個好大嘅問題。」

劉智鵬(資料圖片)
劉智鵬(資料圖片)

主持問及如累計加幅,最高或逾 54,000 元,劉智鵬指傾向較低加幅,當局亦難以「朝夕之間」追回 18% 回本率,可以攤分五至十年達成為目標。劉智鵬重申加價主因非為解決財赤,而是回本機制已停擺 27 年,需「撻番著佢」。

目前大學回本率約為 13%,他指三年加價計劃「OK」,三年後可再作檢討。劉智鵬指 1997 年一直不停檢討及調整,至於目前是否好時機,他稱認為「不如做咗佢啦」,日後亦必需有定時檢討機制。

劉智鵬又認為應研究不同學科不同收費,指外地大學讀歷史亦較理工科便宜。不過他不認同按畢業生收入決定該學科學費,認為屬個人本身努力及社會發展階段形成的現象。

中大和聲書院(資料圖片)
中大和聲書院(資料圖片)

中大學生指每月數百元「小數怕長計」

中大聯書院學生會工作小組召集人羅竣彥在同一節目表示理解增加學費,惟指會加重學生負擔,連加三年亦吃力,盼能攤長,每兩至三年增加一次。對於校園兼職是否可「抵消」加幅,羅竣彥指學生本身有不少支出,部分更需幫補家庭或借貸,每月數百元「小數怕長計」。

職道生涯規劃輔導協會總監崔日雄稱如明年便加價,部分學生或失去預算,促當局予足夠準備,「唔好一下子加得咁多」,三年追回 20 多年亦太急。崔日雄稱可考慮按物價指數提升,例如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