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手自製未來基金
儲
蓄是理財第一步,但難在如何起步,今次介紹兩種人氣儲蓄概念,分別是理財金字塔及四分之一儲蓄法。
扭轉用淨先儲概念
不論是理財金字塔及四分之一儲蓄法,都講求先扭轉有餘錢才儲蓄的概念。不少年輕人決心儲蓄時,都會抱著「慳住使」心態,期望到月尾可以餘下更多資金用作儲蓄。但整個月流流長,意志稍為不堅定,便很容易使大了,輕則使月尾儲蓄數字不達標,重則繼續入不敷支,令儲蓄大計一再推遲。
因此要啟動儲蓄計劃,不論你是用哪一種方法,關鍵一步是在月頭先扣起要儲蓄的資金到一個儲蓄專用的戶口中,假如擔憂自己的意志,不妨取消掉這個儲蓄帳戶的提款卡,增加動用戶口資金的難度。
扭轉儲蓄概念後,下一步是選擇儲蓄方式。理財金字塔是香港人較熟悉的一種儲蓄方式,皆因不少理財顧問講解儲蓄保險產品時都會提到此概念。簡單來說,底層是生活保障儲蓄,當你啟動儲蓄大計時,既可以選擇先儲一筆救命錢作為生活保障,如能力許可,亦可以考慮趁年輕選擇一些醫療或危疾保險。
第二層是儲蓄部分,這部分既可以是針對人生計劃的儲蓄,亦可以是為退休作準備的資本,一般會選擇較穩健的儲蓄方式如外幣儲蓄、月供低風險股票及基金。最頂層則是高風險投資,如能力許可,可考慮調撥少部分資金在這部分,為個人財富增值。不過年輕的儲蓄初哥不應貿然頂層部署,皆因初哥資金與投資知識同樣有限,一旦初嘗甜頭而「心雄」,把大部分資金都押在頂層上,既令自己承受不必要的投資風險,亦會打亂整個儲蓄大計。
考驗鬥志的四分一儲蓄法
有信心每月儲蓄更多資金建立個人未來基金,可考慮由日本學者本多靜六提倡的四分之一儲蓄法。此方法非常簡單,便是在每月月頭把經常性收入的四分之一儲起,而有兼職、獎金等非經常性收入,亦全數調撥儲蓄帳戶之中。
本多靜六於25歲時開始身體力行奉行四分之一儲蓄法,期間收入不斷增加,三十年後他順利滾存大量財富,成為儲蓄致富的成功例子。
四分之一儲蓄法勝在簡單,但非常考驗儲蓄者的紀律及鬥志,對習慣消費生活的年輕打工仔來說確是不簡單的任務。擔心自己起步時意志未夠堅定,可以採取循序漸進方式,先由月儲八分一收入做起,接著五分一、四分一地遞進。不要小看香港年輕人的鬥志,不少年輕人為了結婚或買樓,可以做到每月儲起一半甚至三分二收入,為盡快建立個人未來基金而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