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管道襲擊六問:水底攻擊如何發生?深海襲擊誰有管轄權?

9月26日,由俄羅斯連接至德國的天然氣管線「北溪一號」(Nord Stream 1)與「北溪二號」位在波羅的海海底的管線發現氣體洩漏,有大量天然氣外洩至周邊海域。事故發生在丹麥博恩霍爾姆島(Bornholm)東北方的國際水域,當時一共發現有3處發生氣體外洩情形,地點位在丹麥與瑞典的專屬經濟區內。至29日,瑞典海岸防衛隊又發現第4處管線氣體外洩。

在氣體外洩事件向公眾揭露前,由不同單位的公告已可見到異狀。據路透社整理,丹麥地質調查局27日消息指,當地時間26日凌晨2時許及晚間7時許,於博恩霍爾姆島測站錄得黎克特制(台譯:芮氏)規模2.3與2.1的兩次異常地質活動,當時認為事件性質或與水下爆炸有關,瑞典與德國的地質研究單位也有相關紀錄。同樣在26日,北溪二號管理單位發現管線內氣壓因不明原因驟降,當時發言人表示可能發生氣體外洩、北溪一號方面之後同樣發現管線發生氣壓異常降低情形。

雖然事件發生當時北溪一號與北溪二號並非處於運作狀態,但管道中仍存有氣體,丹麥能源部門預估氣體外洩將持續長達數日甚至一週,目前兩條管線的氣體洩漏情形已在10月初停止。據丹麥國防部發布的現場影像,可以看到當事區域湧出氣流、海面產生大量泡沫,波動範圍直徑達1公里。

這次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天然氣洩漏事故之一,可能比2015年美國波特牧場天然氣外洩事故更嚴重。科學家尤其擔憂北溪管線中噴出的甲烷(methane)會造成嚴重氣候風險。甲烷是第二大溫室氣體,在大氣層中維持的時間較二氧化碳短,但捕捉熱能的能力遠遠高於二氧化碳。科學家指,由於洩漏的氣體量太龐大,將少量甲烷轉化為二氧化碳的自然過程,不太可能吸收到大部份的洩漏。



-----------

閱讀餘下全文,需要您的小額支持,讓優質內容可以自食其力。

暢讀全站所有好內容?每月只需一餐飯的錢,好新聞,並不貴。

支持我們,請成為付費會員。馬上 點擊 ,與端傳媒站得更近。

原文鏈接: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21011-international-whatsnew-nord-stream-attacks-qa/

端傳媒:https://theinitium.com/misc/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