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再創新高 上升趨勢仍持續
世界氣象組織最新報告顯示,去年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再創新高,並且上升趨勢仍然繼續。
報告顯示,去年二氧化碳的全球平均濃度首次比工業化前時代高出50%。今年的濃度仍在繼續上升。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塔拉斯表示,目前的溫室氣體濃度水平會讓在21世紀末的升溫幅度遠超《巴黎協定》的目標。隨之而來的將是更極端的天氣,包括酷熱、降雨、冰雪消融、海平面上升、海洋高溫和酸化。社會經濟和環境成本將急劇上升。當務之急是必須緊急減少化石燃料的消耗。
分解塑膠需時長達450年,不少人認為用完後回收就解決了問題,商人及消費者樂此不疲大量使用,但事實上全球僅有9%的塑膠被回收,當中美國情況最差,回收率只有5%。
(法新社雅加達27日電) 印尼官員今天宣布,一頭蘇門答臘犀牛(Sumatran rhino)25日在該國西部的保護區誕生。印尼環境及森林部長西蒂(Siti Nurbaya Bakar)透過聲明表示,這是威刊巴斯國家公園半野生繁殖計畫下出生的第5頭小犀牛。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1990年就已發布氣候變遷警告,但全球碳排量仍然持續上升,甚至達到歷史新高,並將預計突破2015年《巴黎協定》設定的攝氏1.5度限制。美國航太空總署(NASA)發布影像,紀錄從1880年至2023年全球溫度彩色編碼地圖,顯示代表高溫的黃色、紅色區域越來越大塊;歐盟9月數據也指出,2023年出現史上最熱的夏季。 同時,全球海洋也出現最熱的每日表面溫度,北極暖化速度是其他區域的4倍,圖表顯示,1979年來北極最小海冰覆蓋面積一路下探,2022年剩下416萬平方公里。世界最大島格陵蘭島2002年至2023年,每年約流失270GT(gigaton,10億噸)的冰,使全球海平面每年上升0.8毫米。 世界近半數人口深受氣候變遷帶來的天災之苦,至本世紀末,若不積極行動,全球預計升溫攝氏2.8度。11月下旬,美國科學家更直擊世界最大冰山南極「A23a」30多年來首次「移動」,其面積達到近4000平方公里,相當於約15個台北市。A23a於1986年從南極冰架斷裂,隨後擱淺,如今移動速度加快,即將溢出南極洲水域,推估可能會被捲入南極洲環流(Antarctic Circumpolar Current),科學家將密切關注發展。
【on.cc東網專訊】新一年電費調整細節出爐,港人或許能享受較便宜的電力,中電在明年元旦起平均淨電價將為每度電1.429港元,按年減幅約為7.4%,港燈則為1.65港元,按年減達16%。不過,港燈明年1月淨電價或只是「名減實加」,較今年12月增約2.9%;中電則
(法新社倫敦27日電)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取得的機密文件,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有意利用COP28氣候大會主辦國角色,在與各國政府舉行會議期間敲定石化相關協議。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方第28次會議(COP28,簡稱聯合國氣候大會)將於11月30日到12月12日在阿聯杜拜登場;會議主席賈比爾同時也是阿布達比國家石油公司與馬斯達爾的高層。
兩間電力公司將於下午公布來年電費調整。行政長官李家超說,政府的立場清晰,必須確保可靠及價格合理的供電服務,環境及生態局下午會在立法會與兩電代表交代電費議題。 李家超出席行政會議前又說,當局現時正與兩電進行中期檢討,最快會在年底或明年上半年前完成,之後再作公布,當中涉及討論准許利潤、電力公司如何分擔能源價格、以及研究獎罰制度,確保電力供應持續及安全穩定。
今年 9 月 7 日深夜,黑色暴雨突襲香港,天文台錄得有記錄以來最高的一小時雨量,政府官員形容是五百年一遇。不過,多間大學聯校研究結果告訴大家,更厲害的黑暴,不用再等五百年,最快 17 年後,香港人就要承受強勁 46%的暴雨。研究並推算,2040 - 49 的十年間,本港熱夜日數會增至 48 日。
俄羅斯南部和烏克蘭部分的黑海沿岸地區,出現強風、大雪和大雨的惡劣天氣,造成至少4人死亡,近200萬人無電力供應。 俄羅斯黑海沿岸的海濱地區遭巨浪拍打,個別地區錄得的風速高達每小時140公里。俄羅斯傳媒報道,南部克拉斯諾達爾地區有兩人死於惡劣天氣,刻赤海峽就發現一名船員遺體,克里米亞一名男子在觀浪時遇難。俄羅斯能源部表示,多地的惡劣天氣造成停電,190萬人受影響。搶修工作正加緊進行,但惡劣天氣持續,增加搶修工作的難度。克里米亞當局表示,希望能夠在兩天內恢復供電。 烏克蘭當局就說,超過1500個村鎮因惡劣天氣而停電,部分地區積雪達到25厘米,敖德薩一度有1600多人被積雪圍困。
(法新社巴黎28日電) 在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方第28次會議(COP28)舉行前,根據今天發布的一份新報告,氣候變遷已使世界經濟損失數以十億計美元,開發中國家受到的衝擊最為嚴重。德拉瓦大學研究報告主要作者萊新(James Rising)指出,由於氣候變化,世界蒙受巨大經濟損失,大部分負擔都落在貧窮國家。
兩間電力公司正在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會議上,交代明年電費調整幅度。 政府表示,港燈明年淨電費按年下調16%;中電則按年減7.4%。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表示,兩電亦預測2025至28年的電費,年均增長與預計通脹率相約,大約為2至3個百分點。
港鐵(00066)表示,公司引入的首架電動巴士上周抵港,待進行一系列測試,完成審批後,預料明年首季投入服務。港鐵指,公司亦正進行以氫燃料推動輕鐵車輛的研究及測試計劃,推動低碳出行。港鐵指,未來所有新建車站和新住宅物業發展項目,都會引入環保設計和低碳元素,包括東涌東站、東涌西站、東鐵線古洞站、小蠔灣站,以及屯門南延總的屯門南站及A16站的6個新車站,均有參考綠色建築標準設計及建造,並已獲「綠建環評」暫定金級認證或以上。 (ST)
有美國官員表示,總統拜登將不會出席月底在迪拜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 外界早前已預計拜登不會出席,相信拜登要忙於應對以巴新一輪衝突,亦要為爭取連任做準備。 拜登自就職總統以來,曾參加兩次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而多國計劃在今次迪拜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推動全球逐步淘汰煤炭、石油與天然氣的協議。
香港天文台的早晨電視天氣節目每日上午約七時及八時更新,而黃昏節目逢星期一至五下午約六時更新,旨在提供一個親切溝通渠道,讓市民了解天氣變化。由於天氣瞬息萬變,欲知最新天氣資訊,請瀏覽香港天文台網頁:https://www.weather.gov.hk 或 https://www.hko.gov.hk。
兩間電力公司正在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會議上,交代明年電費調整幅度。政府表示,港燈(02638)明年淨電費按年下調16%;中電(00002)則按年減7.4%。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表示,兩電亦預測2025至28年的電費,年均增長與預計通脹率相約,大約為2-3個百分點。 (BC)#中電 #港燈 #兩電
據企查查APP顯示,贛鋒鋰業(01772.HK)成立全資公司江西贛鋒資源再生有限公司,註冊資本2億元人民幣,經營範圍包括報廢電動汽車回收拆解,報廢機動車拆解;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回收及梯次利用,生產性廢棄金屬回收等。(sl/da)~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阿里-SW(09988.HK)加入逾200家全球領先可持續發展企業的行列,成為世界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WBCSD)首家亞洲科技企業的成員。 WBCSD與阿里巴巴的合作初步將聚焦於「氣候行動」,尤其是尋找創新方法,藉助阿里巴巴的平台開展廣泛的減碳活動,並與WBCSD成員合作制定「避免碳排」框架和方法。 阿里巴巴集團首席財務官兼可持續發展管理委員會主席徐宏表示,阿里巴巴致力於負責任的企業實踐和環境保護,集團努力與各行各業的夥伴攜手合作,為各利益相關者創造持久、廣泛且具影響力的價值。集團很高興能與WBCSD合作,推進集團的氣候行動以及其他舉措,為淨零排放和可持續的未來作出貢獻。 阿里巴巴承諾不晚於2030年實現自身運營碳中和,並提出「範圍3+」的概念,即利用其數字科技和平台優勢,帶動更多利益相關者共同推動低碳產品、服務和行為。於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財年,阿里巴巴實現了「範圍3+」減碳2,290.7萬噸。(ad/da)~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港交所(00388.HK)今天(27日)宣布實現碳中和與淨零排放的承諾。港交所將致力於2024年實現碳中和,並於2040年實現淨零排放,反映集團長期以來對推動全球市場及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決心。 為了與《巴黎協定》限制全球升溫攝氏1.5度的目標保持一致,港交所承諾將持續減少其範圍一、範圍二及範圍三的溫室氣體排放,並於2040年中和其剩餘排放量。港交所亦計劃於2024年向科學基礎目標倡議組織(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提交其基於科學的減排目標以供驗證。 在實現2040年「淨零排放」的基礎上,港交所致力通過提高能源效益、使用可再生能源電力及進行低碳採購來減少其營運的碳排放。港交所也將繼續與其價值鏈的業務合作夥伴合作,支持他們制訂以科學為基礎的減排目標。 港交所今天亦作出了於2024年實現碳中和的承諾,銳意加快氣候行動,希望能以此為實現社會淨零排放作出貢獻,有關措施包括擴大集團的碳抵銷政策,透過購買優質認證的碳信用產品抵銷所有(重大)碳排放。 港交所主席史美倫稱,聯合國最新發布的氣候變化報告顯示,全球氣候行動「嚴重偏離正軌」。當前時間緊迫,必須採取更多行動
港交所宣布,承諾致力2024年實現碳中和;2040年實現淨零排放,比原定目標提前10年,反映集團持續及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 港交所將透過提高能源效益、使用可再生能源電力等,減少營運的碳排放,亦會支持合作夥伴制訂減排目標。 主席史美倫表示,聯合國氣候變化報告顯示,全球氣候行動嚴重偏離正軌。她指,當前時間緊迫,必須採取更多行動,港交所將加快實現淨零排放及碳中和的目標。 行政總裁歐冠昇表示,港交所正積極創建投資生態圈,支持企業轉型至可持續發展,並提升氣候適應能力。交易所提供一系列幫助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平台,例如碳交易平台Core Climate、綠色債券市場、為上市發行人提供ESG教育的ESG Academy。 另外,集團旗下倫敦金屬交易所亦承諾2040年實現淨零排放,並計劃明年提交基於科學的減排目標以供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