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70文物今起免費探秘

「太陽神鳥」金箔飾的複製品,其原型屬金沙遺址中最重要的國寶級文物。(黃偉邦攝)
「太陽神鳥」金箔飾的複製品,其原型屬金沙遺址中最重要的國寶級文物。(黃偉邦攝)

臨近新年假期,再有展品抵港供市民假日大飽眼福!由香港文物探知館舉辦的「金沙之光─古蜀文明展」,將於今日起,一連3個月展出逾70件來自四川成都金沙遺址的國家級文物。同場亦會展出7件源於香港的考古文物,包括青銅兵器和石鉞等,市民可免費入場參觀。

是次為香港發展局與國家文物局,於上月簽訂《關於深化文化遺產領域交流與合作的框架協議書》後的首項展覽,場內將展出逾70件由成都金沙和廣漢三星堆遺址出土的珍貴國家文物,包括商周時期的祭祀用品及青銅兵器等,當中更會展出屬金沙遺址中最重要的國寶級文物─「太陽神鳥」金箔飾的複製品,展現古蜀先民在成都平原建立的政治、經濟以及文化中心領域。

同場展出港出土文物

在今次展品中,有14件為一級國家文物,展覽重點展品之一包括於2007年在金沙遺址祭祀區出土的金人面像,其為晚商至西周時期,古蜀人在重大祭祀活動中,為表達對神靈的虔誠而深埋在地底的金器。主辦方期望,透過今次的展覽能向大眾揭示早於4,000年前的古蜀,已擁有高度文明。

此外,展覽亦特意挑選7件於本港出土的考古文物同場展出,包括石鉞、石戈、石環和石牙璋等,其中於1990年在南丫島大灣出土的石牙璋,被發現其裝飾風格與金沙遺址出土的玉璋相似,顯示中原地區的禮器曾向成都平原和嶺南珠江三角洲地區流播。透過對比兩地文物的相似之處,展覽望向大眾展現中原地區的禮器文化,以及凸顯中華古代文明起源的「多元一體性」。

展覽將由今日起於九龍公園香港文物探知館舉行,展期直至明年3月底,逢星期四休館,有興趣的市民可免費入場參觀。

於南丫島大灣出土的石牙璋,其裝飾風格與金沙遺址出土的玉璋相似。
於南丫島大灣出土的石牙璋,其裝飾風格與金沙遺址出土的玉璋相似。
金人面像,屬國家一級文物。
金人面像,屬國家一級文物。
南丫島大灣出土的青銅兵器,包括銅短劍、銅矛及石戈。
南丫島大灣出土的青銅兵器,包括銅短劍、銅矛及石戈。
展覽將由今日起一連3個月在香港文物探知館舉辦。
展覽將由今日起一連3個月在香港文物探知館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