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選開始計票 周六傍晚或可有初步結果

【彭博】-- 台灣週六的大選完成投票並開始計票;此次台灣總統大選將決定台灣未來幾年與華盛頓和北京的關係並影響地區安全。

在周六這場激烈的選戰中,執政黨民進黨將力圖取得創紀錄的第三個任期。其候選人賴清德偏好與美國加強關係,被大陸認為主張獨立。

如果反對黨國民黨取勝,則可能促使兩岸恢復對話;八年前大陸與台灣政府之間的對話中斷。國民黨候選人侯友宜已經宣稱,如果當選,任內不會觸及統一問題。

台灣民眾黨則是首次參加總統大選,由坦率直言的柯文哲充當候選人,他深受年輕人和文化程度較高選民的擁戴。

投票從上午8時持續到下午4時,根據過去的慣例,傍晚左右或可有初步結果。

所有三位總統候選人以及總統蔡英文和台灣行政院長陳建仁均在上午完成投票。

「很高興看到一大清早就有很多人踴躍投票,履行公民權利和義務,」陳建仁周六對記者表示。「今天是個好天氣,很多人都一早出來投票,」他補充說。

在蔡英文當前任期內,大陸政府愈發強硬。其中最明顯的是,期內已進行兩次大規模軍演,以報復蔡英文會見美國高級別議員的做法。

美國是台灣主要的軍事支持來源,總統拜登也一再表示,如果北京動武,美國將幫助台灣進行防禦。

中美兩個超級大國過去數年圍繞貿易、科技、人權等問題關係緊張後近期有所企穩,而雙方對於台灣地位的不同看法則對此構成重大考驗。北京和華盛頓近期進行了一系列的外交接觸,包括恢復軍方層面的對話。

台灣的安全事務官員表示,即便賴清德獲勝,也預計大陸不會在大選後立即舉行大型軍演。但不論哪位候選人取勝,預計在新總統5月上任之前,北京會加大對台灣的經濟壓力並採取其他脅迫性措施。

儘管兩岸關係是台灣選出第五位民選總統競選期間的主導問題,但選民也有其他關切。

房價和經濟也是選民關心的重點。台北市房價與收入相比的可負擔性在全球幾乎墊底;薪資成長停滯不前,也是進入新千年以來的另一個癥結。

最近幾年通膨的升溫進一步加劇了這一問題,導致來之不易的收入成長遭到侵蝕。

選舉還將影響市場。分析人士稱,影響可能逐步顯現,而非即刻出現大幅波動,同時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勝選者的表態和北京方面的反應。

原文標題Taiwan Picks New Leader in Election Closely Watched by World (2)

--聯合報導 Sing Yee Ong.

(增加投票結束、開始計票內容)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4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