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叫停萬億填海 使乜徵銷售稅

政府一旦開徵銷售稅,料減低市民購買能力。
政府一旦開徵銷售稅,料減低市民購買能力。

財政預算案計劃花逾七百億元向全港十八歲或以上永久性居民派發一萬元,並繼續強行推展「明日大嶼」填海計劃,預計下年度財政赤字高近一千四百億元,以及未來五年更連續出現赤字。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日前接受外媒訪問時透露,未來不排除開徵俗稱「銷售稅」的商品服務稅(GST),以開源增加庫房收入。有團體批評政府做法猶如「食砒霜、遲早死」,亦有學者直斥陳茂波「使大咗」、向市民開刀,反指政府應叫停造價逾萬億元的「明日大嶼」計劃。

市場普遍關注本港將面對結構性赤字問題,陳茂波接受外媒訪問時指,相關說法是太早下結論。他指今年本港經濟很可能錄得收縮,但仍有希望,強調須視乎疫情發展及其後復甦動力有多大。他又認為,疫情過後經濟反彈會強勁,但能否達到如○三年沙士疫情後的「V形反彈」則需視乎情況。他續指,樓市自去年八月起有溫和調整,但未見有快速下跌風險,認為情況與○三年及之前不同。陳又期望透過派錢能吸引市民消費,或鼓勵商界推出推動消費項目。他指明白開徵銷售稅具爭議性,稱若有任何打算,與社會討論及辯論是非常重要。

料進一步摧殘零售及旅遊業

香港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講師陳偉強斥陳茂波「使大咗」,開源節流無可厚非,但開徵銷售稅等於向市民開刀。他指,現時經濟環境極差,零售業大受打擊,開徵銷售稅將提高商品價格,減低市民購買能力及意欲,並影響本港購物天堂角色,進一步摧殘旅遊業。

陳偉強坦言,即使政府將銷售稅定於百分之五,仍未必能應付持續增長的公共開支,但增至更高百分比只會加劇零售業疲弱情況,亦與全民派錢原意背道而馳。他續稱,政府可參考外國徵收資產物業升值稅,又提到政府有必要節流,叫停爭議性大的「大白象工程」,如造價逾萬億元的「明日大嶼」計劃等。

增基層負擔 推消費者去網購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系副教授莊太量亦認為,開徵銷售稅並非最佳做法,指市民普遍不願意開徵銷售稅,而且稅項對低下階層及遊客構成直接影響。他續指,若政府設立百分之十的銷售稅,只會進一步將市民推向網購,令正值寒冬的零售及飲食行業雪上加霜。他又認為,調高股票印花稅較可取,即使將稅項按雙倍計仍然「無痛」,亦有海外投資者分擔,對本港市民影響輕微。

「107動力」召集人何民傑則指,開徵銷售稅等於向全民加稅,加重窮人生活負擔,更形容銷售稅如「食砒霜、遲早死」。他又以日本為例,指當地提高銷售稅後經濟反而下行,故政府應考慮其他對民生影響較少的方法,如調高博彩稅,或向加熱煙等新產品徵稅等。

批發及零售界議員邵家輝表示,本地零售市場正處於「超級寒冬」,首兩個月的「吉舖」已攀升至百分之九點二,個別地方甚至超過一成,認為若政府開徵銷售稅,不少人將轉到內地網購網站購買日常用品,嚴重影響本港內需,為零售業帶來致命性打擊,相信屆時將出現崩盤式的倒閉潮。邵又指,本港過往憑藉價廉物美的產品吸引遊客來港消費,惟近年經營成本不斷上升,競爭力及吸引力已大減,相信開徵新稅會減低遊客來港意欲,連帶影響其他如旅遊等行業的生意,無助本港經濟復甦。

電子消費推展慢 零錢最添煩

前區議員陳雲生則認為,新增銷售稅後難免會增添購物的找贖時間,市民亦需帶備更多零錢外出消費,相信會帶來不少麻煩。他認為,政府應先推行電子支付系統普及化,待銷售稅開徵後,市民可省去找贖零錢的麻煩,惟他批評政府工作極為緩慢,電子支付寸步不進,「八達通用咗咁多年都冇改變過」,近年才開始有支付寶等系統在港推行。



倘開徵銷售稅,定必影響市民購買意欲。
倘開徵銷售稅,定必影響市民購買意欲。
本港現時經濟環境極差,零售業大受打擊。
本港現時經濟環境極差,零售業大受打擊。
莊太量指開徵銷售稅只會將市民推向網購,令零售及飲食業雪上加霜。
莊太量指開徵銷售稅只會將市民推向網購,令零售及飲食業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