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濕地綠化帶埋手 覓地起樓

政府將逐步收回數百公頃私人擁有的繼續發展濕地緩衝區濕地和魚塘。
政府將逐步收回數百公頃私人擁有的繼續發展濕地緩衝區濕地和魚塘。

【本報訊】政府為覓地建屋,選擇向濕地及綠化地「埋手」。政府昨日表示,將會逐步收回數百公頃私人擁有的繼續發展濕地緩衝區濕地和魚塘管理;另外亦會精簡城規程序;同時進一步檢視綠化地帶的發展潛力。

據了解,以往政府其實亦有發展濕地緩衝區,例如現時的落馬洲管制站,故濕地緩衝區並非不可發展。由於現時計劃發展的北部都會區亦有生態環境,《發展策略》指需制訂及實施積極保育政策,逐步收回數百公頃私人擁有的濕地等作優化,提升包括米埔內后海灣拉姆薩爾濕地共約2,000公頃保育用地的生態功能。

精簡公私合作 平衡發展保育

為了配合發展,政府稱發展局正領導相關部門,致力壓縮土地開發流程,計劃於明年上半年向立法會和其他持份者提出建議,爭取於年內提出條例修訂草案。環境局亦會精簡及優化新自然保育政策下公私營界別合作的安排,兼顧發展和保育。

在檢視綠化地帶方面,目前陸續進行改劃的210幅土地中,約三成涉及綠化地帶,只佔香港約1.6萬公頃綠化地帶的2%。由於不少綠化地帶的生態價值較郊野公園低,可進一步檢視綠化地帶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