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圈單打:大媽翻拍經典劇 為留回憶涉侵權

東網報道內地有16位退休大媽,不但萌起演出內地宮廷劇《甄嬛傳》的念頭,更加付諸行動,難得翻拍作登上熱搜,錄得百多萬不俗點擊,足見知音也不少,可惜原作製片人計劃採取行動要求相關視頻下架。不禁令人慨嘆地方的媽媽需要愛,難道就不能通融一下嗎?

試問哪個奶奶不也曾是青春少艾?這群大媽雖已一把年紀,早已遠離曾經年少愛追夢的日子,但仍然敢想敢做。當然,大媽《甄嬛傳》無法與原作相比,演技亦遠遜孫儷、蔡少芬,但也稱得上是在業餘水平內竭盡所能了,除自聘導演、化妝師,包下劇組外,又做戲做全套地進行「開機」儀式,更加前往中國影視拍攝基地——橫店取景,可見雖然是興趣班,但也沒有揸流攤。

大媽們為人生留下美好回憶,總勝過「等吃、等睡、等死」百無聊賴做「三等」老人,反正拍劇並非作奸犯科,怎也稱不上是壞過凱婷吧?各界應予以鼓勵。然而,大陸影視作品面世前需經重重審批,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大媽們想拍就拍,原作單位感「0尊」亦可理解。何況《甄》劇改編自網絡小說,版權又多一重考慮,若對涉嫌侵權行為明知而不揚聲,日後或有手尾跟。這就是大媽們只顧過足戲癮「媽劇ing」,缺乏marketing,既不知創意又不知策劃與溝通的重要性。

隨着社會富裕,素人由以往自資出唱片、開騷,已升呢為自資拍劇,這必成為有經濟條件一群的潮流玩意。在一個劣幣驅逐良幣,以假亂真的時代,說不定假以時日,贋品透支真品,人們談起《甄嬛傳》時再不知浙江孫儷,而只知大媽河北彩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