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變化子女復課 17%家庭愁眉多
由社會企業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港人家庭的開心指數創3年來新低,僅有6.57分。當中有17%受訪者更表示家庭不快樂,情況較去年倍增。研究顧問解釋,家庭需要適應社會復常,冀社會各界重視心理健康;香港社會需面對有關精神、情緒健康問題,鼓勵市民主動與他人傾訴,分享過去3年的得失、成長,「不要當有心臟病才做運動」。
由和富社會企業委託東華學院護理學院進行的「香港家庭開心指數調查」,在今年4月3日至17日透過網上問卷訪問了1,300多人,了解港人的家庭快樂感、個人快樂感、心理資本、家庭團結度、家庭健康狀態、家庭抗逆力等。結果顯示,以10分為滿分,今年家庭快樂指數是6.57分,低於去年的6.98分,亦是3年來新低;有17%人認為自己家庭不快樂,比例按年上升近一倍。
抗疫疲勞 創傷後遺症
調查顧問石丹理表示,雖然疫情過去,但家庭不會馬上開心;相反,社會復常對家庭有一定壓力,特別是年輕家長要處理子女全面復課的生活和情緒轉變,也要適應工作變化。社會復常對家庭來說是一個需時調節的轉變期。開心指數與抗疫疲勞有關,經歷創傷,會產生創傷壓力後遺症,存在負面情緒,但誤以為隨時間過去便會好起來,事實上需處理有關後遺症。
另外,調查亦發現受訪者的年齡層愈低,就愈多人認為自己的家庭精神狀態不健康,在55歲或以上的群組中,有4.7%人認為家庭精神不健康,但年齡介乎35至54歲和19至34歲的群組,比例就有8.1%和9.5%。
相反,長者家庭及個人開心指數最高,分別有7.37分及7.29分,遠高於其他年齡層。東華學院護理學院副院長(研究)林清認為,長者不受環境及社會變化影響,故情緒最為穩定。